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冯兆滨(精确检索)
作者:冀建华(精确检索)
作者:侯红乾(精确检索)
作者:王萍(精确检索)
作者:刘益仁(精确检索)
作者:刘光荣(精确检索)
作者:刘秀梅(精确检索)
4条记录
我国红壤改良利用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江西农业学报 2017

摘要:从红壤酸化现状及改良技术、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技术模式、肥力下降现状及沃土技术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红壤改良利用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红壤改良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壤 退化 改良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壤调理剂的改土培肥及作物增产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南方红壤地区,土壤酸化加剧、养分贫瘠化严重,研发红壤改良的技术和物化产品,对作物均衡增产和红壤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红壤旱地连续3年定位种植油菜-花生,花生品种为赣花5号,油菜品种为丰油730。调理剂为自行研制的专利产品,已经实现了产业化。研究了红壤调理剂对土壤微结构、物理性状、养分和pH值的影响,并对花生、油菜的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施用调理剂后,从微观结构来看,红壤的致密性降低、孔隙度增加,土壤颗粒直径<4μm;2)施用调理剂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孔隙度增加到59%以上,大颗粒水稳性团聚体(>0.25 mm)含量增加幅度为1.6%~14.0%,分形维数显著降低,并且与>0.25mm粒径的团粒结构含量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3)施用调理剂的土壤电导率、有机碳、矿质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提高,提高幅度在4.3%~143.7%之间;4)施用调理剂还降低了红壤的酸性,pH值从对照处理的5.28提高到5.82,差异显著;5)施用调理剂,花生和油菜增产幅度分别在13.1%~24.8%、10.3%~21.6%之间;6)应用笔者研制的红壤调理剂,可有效改善红壤旱地的理化性质,提高油菜和花生产量,其用量在2 250~3 000 kg/hm~2时较佳。

关键词: 红壤 调理剂 培肥 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基材料包膜肥对红壤区双季稻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了高肥力田、低肥力田,通过早、晚双季稻连续2年4季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硅基材料包膜肥对双季稻动态生长、产量、土壤肥力、微生物量、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高肥力田还是低肥力田,与传统施肥相比,一次性基施硅基材料包膜肥能提高双季稻的最大分蘖数3~6枝·兜~(-1),提高成熟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成熟期双季稻的生物产量7.8%~22.4%,提高年均产量3.0%~14.7%,并且在低肥力田上效果显著。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较,施硅基材料包膜肥可以显著提高双季稻成熟期土壤中的矿质态氮含量,提高幅度为28.3%~37.7%。包膜肥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没有影响,在低肥力田施用80%的包膜肥其土壤酶活性综合指数最高。由此可见,施用硅基材料包膜肥在南方水稻上完全可以替代分次施用常规肥料,并且在高肥力田减少20%肥料用量的情况下仍然等效,达到了减肥增效和节本省工的目的。

关键词: 包膜肥 双季稻 土壤肥力 微生物量碳氮比 酶活性

硅基包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摘要:通过连续2年早、晚双季稻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硅基包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和秸秆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水稻产量、含氮量、吸氮量和氮素收获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硅基包膜控释肥的效果较好,特别是施用80%量控释肥处理的水稻年均产量最高,达到16661 kg/hm~2,与分次施肥(优化施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与优化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能显著提高水稻的表观氮素利用率;水稻籽粒吸氮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籽粒含氮量与产量无相关性,氮收获指数随着秸秆产量、秸秆吸氮量、总吸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

关键词: 控释肥 水稻 产量形成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