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农业学报》2014~2018年栏目学术影响力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 2019
摘要:以2014~2018年《江西农业学报》所刊载论文为研究对象,从期刊载文量、复合影响因子、关键词词频,以及栏目载文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基金论文比、高发文作者被引情况出发,分析了期刊栏目的学术影响力,并提出了策划精品栏目、加强栏目设置与组稿、保证栏目的稳定性和创新性等建议.
江西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演变及其对ENSO特征值的响应
《自然灾害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线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1970-2014年江西省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演变,及其对主要农作物总产量影响的大小及各项ENSO特征指数对总受灾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受灾率在30%以下的发生概率比较高,达86.67%。受灾率每10 a增加2.858%,成灾率则每10 a增加1.639%。其中,洪涝、低温、风雹、旱灾受灾率每10 a分别增加2.244%,-0.034%,1.049%和0.59%。(2)对主要农作物总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洪涝>低温>风雹>旱灾。(3)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赣东北、赣北赣中地区,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严重,主要出现在中南部,旱灾受灾率总体呈北少南多的区域分布特征。(4)ENSO特征值对农业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影响大小总体上表现为Nino 1+2>Nino 3>Nino 3.4>Nino 4,其中Nino 1+2和Nino 3区海温距平对江西省的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最大,应予以重点监测。
关键词: 江西 农业气象灾害 时空演变 ENSO特征值 灰色关联度分析
江西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南方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江西省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提高江西省水稻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了解江西省水稻生产、区域分布及种植收益情况,分析其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江西水稻生产历史悠久,2014年水稻播种面积居全国第2位,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2位;2004~2014年江西省水稻播种面积基本上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划为双季稻种植区和单、双稻混作区两大类型、10个主区,其中,赣北丘陵平原双季稻区种植面积最大(32.77%);江西省稻谷总产值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所波动,水稻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江西省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单产较低;缺少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质品种;水稻生产的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化水平低、延伸产品少、品牌效应不强;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议】通过提升水稻品种竞争力,提升水稻生产要素竞争力,提升政策竞争力,提升科技竞争力,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打造江西省稻米区域品牌,以促进江西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稻产业 水稻生产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江西省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路径探析——以罗霄山片区江西区域为例
《陕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从精准扶贫内涵出发,对罗霄山片区江西区域的2010-2014年精准扶贫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分析了该片区政策扶贫、特色产业扶贫、科技带动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模式,总结了该片区扶贫攻坚成果中的经验启示,为后续的扶贫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对该片区能更快更强地打好脱贫攻坚战,让该区人民早日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提出了展望。
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安全相关性研究综述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 2017
摘要: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和研究领域的扩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必要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供应链管理、治理对策以及与农业生态安全关系的视角,对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做一简单梳理,针对学界在该领域分析尚显不足之处进行了部分补充分析和探讨。
基于累积分布函数的统计降尺度模型校验方法适用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6
摘要:为更精确的为区域气候模拟和预估研究提供参考,开展了基于累积分布函数的统计降尺度模型校验,在传统统计降尺度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基于累积分布函数的校验方法校正了SDSM模型预估的A2和B2情景下中国265个站点1961~2099年逐日温度数据,校正后A2情景下,观测值和模拟值R2达到0.9999以上的比例占到85%,达到1的占6%;B2情景下,观测值和模拟值R2达到0.9999以上的比例占到87%,达到1的占19%;斜率值接近1的站点分别增加了57%和51%;截距接近0的站点分别增加了31%和16%。校正后的模型能更好地预估出未来逐年稳定通过0℃的日期,也即生长季开始的日期。
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生长影响研究——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例
《江西农业学报 》 2016
摘要:为了探讨未来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区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收集了中国科学院栾城试验站15年的田间试验资料,下载了Had CM3气候模式A2、B2情景下2050s以及2080s气象资料,将降尺度后的气象资料输入DSSAT模型,模拟了未来冬小麦、夏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栾城日均温将明显升高,冬小麦、夏玉米的生育期均将缩短,耗水量总体上均减少,冬小麦产量增加,夏玉米产量下降;将现有的中熟玉米品种调整为晚熟品种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冬小麦的生育期将缩短,耗水量将减少,产量将明显增加,而夏玉米的生育期将延长,耗水量将增加,产量将与现在相差不大。因此,调整作物品种是华北平原未来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耗水量 生育期 产量 冬小麦 夏玉米 华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