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钟义军(精确检索)
作者:黄欠如(精确检索)
作者:武琳(精确检索)
作者:叶川(精确检索)
作者:成艳红(精确检索)
作者:孙永明(精确检索)
作者:章新亮(精确检索)
6条记录
不同种植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及抗旱能力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 CSCD

摘要: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及抗旱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种植花生相比,种植苎麻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28.44%)、田间持水量(10.06%)和总孔隙度(5.65%),土壤密度则显著降低7.20%;2)监测期内,花生地各层土壤以及整个0~100 cm土体水分变异系数普遍高于苎麻地,苎麻地0~100 cm土体水分的时间稳定性和空间协调性优于花生地;3)苎麻地0~40 cm土壤较花生地延长抗旱时间7d以上,但随着土层的加深,差异越来越小;4)红壤坡耕地种植苎麻有利于提高红壤旱地土壤抗旱能力,特别是中、上层土壤。从扩充土壤水库的角度考虑,红壤旱地种植苎麻优于种植花生,该研究结果可为挖掘红壤区深层土壤水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植方式 红壤旱地 土壤密度 土壤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保措施对红壤旱地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水土保持措施对红壤荒坡旱地土壤机械组成、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水稳团聚体及其特性与土壤侵蚀量、地表径流和花生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水土流失主要引起红壤旱地粘粒部分流失,水保措施能减少12.67~24.40%的粘粒流失;(2)与CK相比,水保措施>1 mm风干团聚体和>0.5 mm水稳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分形维数(CFD)、稳定性指数(ASI)和平均重量直径(MWD)均显著升高,升高的幅度分别为0.38~0.76%、1.44~2.88%、15.50~18.75%;(3)土壤侵蚀量和地表径流与>2 mm、1~2 mm粒级的水稳团聚体呈极显著负相关(p<0.1),与0.25~0.5 mm粒级的水稳团聚体呈极显著正相关(p<0.1),花生产量与0.5~1 mm和<0.053 mm粒径的水稳团聚体显著负相关(p<0.5)。基于此,研究红壤旱地土壤团聚体及其特性可以指导红壤旱地水土保持研究工作。

关键词: 水保措施 红壤旱地 团聚体 地表径流 土壤侵蚀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肥对稻草覆盖红壤花生产量及土壤有效氮平衡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稻草覆盖等量施肥条件下,配施控释肥(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CRF)20%(MF20)、40%(MF40)、60%(MF60)、传统一次施肥(MF0)、不施肥(CK1)以及无覆盖分次施肥(CK2)对花生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有效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次性施肥条件下,配施20%控释肥(MF20)处理,花生产量最佳,达到分次施肥产量水平,过多配施控释肥将影响产量;氮素表观利用率随控释肥配施比例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MF20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57.39%),分别较MF0和CK2处理增加20.94%和3.84%。MF20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氮素吸收效率以及花生吸氮量均最高,但随着控释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均呈降低趋势,而氮素表观损失率的变化趋势相反。土壤氮盈余则随着控释肥比例增大而明显增加。综合有效氮平衡,本试验的土壤条件下,减氮施肥技术对挖掘花生自身固氮潜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保证红壤区花生高产稳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花生 控释肥 稻草覆盖 有效氮平衡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苎麻对红壤旱地土壤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干、湿筛法研究了种植苎麻和花生对红壤旱地土壤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土壤团聚体及土壤理化性质与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花生地相比,苎麻地有机质、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沙粒分别升高了28.44%,10.06%,5.65%和53.13%,土壤容重、粉粒和黏粒则分别降低了7.20%,14.85%和34.95%,均达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2)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稳定性指数(ASI)显著升高(p<0.01),苎麻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优于花生地;(3)两处理均以0.25~1mm粒径团聚体保存几率最大,抗水蚀能力最强。(4)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与土壤有机质、沙粒含量、>1mm的干团聚体、>0.5mm的水稳性团聚体、MWD以及ASI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与粉粒、黏粒、<0.25mm干团聚体、<0.053mm的水稳性团聚体、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关键词: 苎麻 红壤旱地 土壤团聚体 地表径流 土壤侵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根草篱对红壤坡耕地坡面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香根草篱(Vetiveria zizanioides)对红壤坡耕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典型红壤坡耕地花生+草篱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选取花生常规种植为对照,研究了花生关键生育期香根草篱对表层土壤(0~20 cm)酶活性的空间影响。研究发现:与花生常规种植相比,香根草篱可以明显提高坡面土壤脲酶、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的含量;栽培植物篱后,坡面土壤脲酶、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出篱前含量增高,篱下含量降低,形成水平带状分布规律。从花生出苗期-结荚期-成熟期,土壤脲酶、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以结荚期较高。采样点与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呈显著线性相关,3种土壤酶之间的相关性也都达到了显著相关。

关键词: 植物篱 红壤坡耕地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壤区坡耕地香根草篱对花生生长的空间影响

草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径流小区试验,分析了红壤坡耕地香根草(Veiveria zizanioides)篱对生育期内花生(Arachis hy-pogaea)植株高、叶绿素含量和花生产量的影响,探讨篱农间作最佳草篱间距。结果表明,与常耕相比,香根草篱处理苗期篱上第1行花生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开花期时株高显著升高(P<0.05),叶绿素含量却显著下降,结荚期株高和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下降,其它各行无明显差异(P>0.05);香根草篱处理篱上第1、2行花生产量显著降低,第5、7、9行则显著升高,而第3、11行无明显差异。研究认为香根草篱与花生的安全距离≥66cm,在此基础上,采用抛物线模型+直线平台分析得知香根草篱间距为8~12m时,间作花生产量与常耕相比基本持平,间套优势明显。

关键词: 红壤坡地 香根草篱 叶绿素含量 篱农间作 篱间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