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农药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已广泛用于保障水稻生产,而二化螟作为危害水稻生产的钻蛀性害虫,已经对该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明确该类杀虫剂抗性分子机制,可为二化螟抗性快速检测和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总结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其抗性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解毒酶和转运蛋白基因过表达介导的代谢抗性,以及鱼尼丁受体基因突变介导的靶标抗性;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在抗性分子检测、抗性新基因鉴定、抗性基因调控网络和多重抗性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认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害虫种群抗药性;利用多组学技术鉴定新抗性基因及调控网络,以探明多重抗性机制;将反向遗传学工具放射性配基结合及电生理技术深入验证抗性基因功能;需开发靶向抗性基因的dsRNA转基因作物、纳米农药及选择性新型化学杀虫剂,以达到杀虫剂减施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二化螟 双酰胺类杀虫剂 代谢抗性 靶标抗性 抗性分子机制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猕猴桃喷雾效果影响的喷雾机参数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23
摘要:在猕猴桃避雨棚内进行喷雾试验,测定不同行驶速度、喷嘴直径和喷雾压力的作业参数下,不同高度叶片的雾滴密度、雾滴粒径、雾滴覆盖率,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工具对喷雾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具运行参数以及对喷雾效果3个指标的平均重要性排序为喷嘴直径>喷雾压力>作业速度;在机具作业时,喷嘴直径越小喷雾压力越大,在机具作业速度越慢的情况下,雾滴密度越大雾滴覆盖率也越高.建立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喷雾效果预测模型,对不同高度的猕猴桃叶片喷雾效果试验数据进行预测,雾滴密度真实值与预测值R2达0.8759,雾滴覆盖率真实值与预测值R2达0.8208,预测效果较好.探讨遥控履带自走式风送喷雾机作业参数对喷雾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机具作业质量和果农的使用效率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风送喷雾机 雾滴密度 雾滴粒径 雾滴覆盖率 随机森林
江西省柑橘木虱对五种常规药剂的抗药性
《应用昆虫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江西省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对常规杀虫剂抗药性水平的研究相对匮乏,研究不同地区柑橘木虱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生产实践合理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毒死蜱、联苯菊酯、噻虫嗪、烯啶虫胺和虫螨腈5种杀虫剂对上高县(SG)、宜黄(YH)、南丰(NF)、宁都(ND)、大余(DY)和寻乌县(XW)6个不同地区的田间柑橘木虱的毒力,结合毒力参考基线,得到抗性倍数.[结果]上高、宜黄和南丰县种群对毒死蜱的抗性倍数在中等水平(9.01-15.01),而宁都、大余和寻乌县则是高水平抗性(128.36-308.82).大余种群对联苯菊酯的抗性水平为133.71倍,其他5个地区均在中等水平(17.08-88.53).不同地区柑橘木虱种群对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在13.62-25.92,仅为中等偏低水平;而它们对烯啶虫胺的抗性倍数为77.37-257.71,已经达到极高水平.与联苯菊酯类似,除了大余种群对虫螨腈为高水平抗性外,其余5个地区种群均为中等水平.[结论]赣南脐橙产区的宁都县、大余县和寻乌县的柑橘木虱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表现出高水平抗性,显著高于非赣南脐橙产区种群(上高县、宜黄县和南丰县).推荐在高抗地区使用抗性水平较低的药剂,并注意轮换用药;在中等抗性地区应有限制地使用药剂,以延缓抗性增长.
8种药剂对猕猴桃灰霉病和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湖南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筛选出对猕猴桃灰霉病和褐斑病防治高效的药剂,在江西省奉新县通过大田药效试验对8种药剂防治猕猴桃灰霉病和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SC 424 mg/kg(有效成分含量,下同)、10%苯醚甲环唑WDG 100 mg/kg、75%戊唑·嘧菌酯SC 750 mg/kg、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SC 200 mg/kg、75%肟菌酯·戊唑醇WDG 750 mg/kg、19%啶氧·丙环唑SC 750和1 000 mg/kg这7个处理对猕猴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防效为50.89%~57.03%;32.5%苯甲·嘧菌酯SC 325和433 mg/kg、42.4%唑醚·氟酰胺SC 424 mg/kg、10%苯醚甲环唑WDG 100 mg/kg、75%戊唑·嘧菌酯SC 750 mg/kg、3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SC 300 mg/kg、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SC 200 mg/kg这7个处理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优良,其防效为76.09%~81.57%;10%苯醚甲环唑WDG 100 mg/kg和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SC 200 mg/kg对猕猴桃灰霉病和褐斑病均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适宜在猕猴桃园推广使用。
2017-2019年江西省二化螟种群对四种杀虫剂的抗性
《植物保护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近年来江西省二化螟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本研究采用人工饲料浸药法测定2017—2019年江西省13个县(市)二化螟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三唑磷和杀虫单的抗性。结果表明,13个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整体为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其中有11个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整体为上升趋势,在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水平增加的种群中,都昌种群的抗性倍数从2017年的44.1倍上升至2018年的65.1倍,在2019年激增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283.5倍,为供试种群的最高抗性倍数。13个二化螟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整体为中等偏下,在对阿维菌素抗性水平增加的种群中,南昌种群的抗性倍数最高,2017—2019年分别为74.8倍、108.7倍和80.6倍。13个二化螟种群对三唑磷的抗性水平整体为中等偏下,其中新干、永修、万安、大余、上高和都昌这6个种群对三唑磷的抗性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而其他7个种群对三唑磷的抗性水平为波动性变化,偶有下降。13个二化螟种群对杀虫单的抗性水平整体为中等偏下并且有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大余、永修、泰和、会昌、新干和上高这6个种群对杀虫单的抗性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他7个种群对杀虫单的抗性水平则为波动性上升趋势。建议限制氯虫苯甲酰胺的使用次数,在抗性水平高、田间防治效果差的地区暂停使用双酰胺类杀虫剂;此外,应减少阿维菌素的用量,轮换使用三唑磷和杀虫单。
乙基多杀菌素与三氟苯嘧啶桶混对水稻穗期主要害虫的防效评价
《生物灾害科学 》 2020
摘要:[目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均是水稻穗期的重要害虫,为减少用药量和用工成本,以乙基多杀菌素、三氟苯嘧啶与助剂(激健)为桶混试验药剂,开展了对这3种害虫防治效果的研究.[方法]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范家村,以早稻中嘉早17和晚稻泰优398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不同处理对稻纵卷叶螟均有优良防效(88.2%~95.7%);对于螟虫和稻飞虱发生均较重的田块,推广使用25%乙基多杀菌素WDG 20 g/667 m2+10%三氟苯嘧啶SC 16 mL/667 m2+激健15 mL/667 m2组合进行防治,理论防效分别为91.6%和95.8%.[意义]研究结果为减少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事操作,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不同规格的福寿螺对干湿环境的响应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系统研究农业防治中不同规格的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对干湿环境的响应,进行越冬试验和水旱轮作试验。结果表明,在无水的环境中,幼螺、中螺和成螺的存活率分别为91.33%、83.00%和72.67%,且明显高于有水环境中的60.00%、46.00%和38.67%。两种环境下成螺的越冬死亡率均为最高。在水旱轮作中,前茬旱地作物对幼-中螺的防效分别为63.4%(大豆)、68.4%(玉米)和57.4%(辣椒),均高于成螺的防效。
关键词: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越冬 水旱轮作 农业防治
双甲脒和溴氰虫酰胺防治柑橘木虱不同配方的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目的]减缓抗性的发展,更好地利用现有杀虫剂资源,对双甲脒和溴氰虫酰胺进行配方筛选。[方法]在盆栽试验中,进行不同配方对成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试验;接着对若虫、卵进行试验;最后通过田间试验检测配方的防效。[结果]在6个配方的筛选中,其中有2个兼具速效性和持效性,20%双甲脒EC和10%溴氰虫酰胺SC的配比按有效成分计算分别为134 mg/kg:95 mg/kg和134 mg/kg:63.65 mg/kg。对高龄若虫(3龄以上)的药后7 d致死率为100.00%和94.50%。配方对卵无明显作用。田间试验中,3 d防效均为100.00%,10 d防效分别为97.45%和98.51%。[结论]该研究为柑橘木虱的化学防治提供新策略。
呋虫胺和稻丰散防治柑橘木虱高效配方的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
《湖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柑橘木虱对常规杀虫剂的抗性不断上升,为减缓抗性的发展,更好地利用现有杀虫剂资源,对呋虫胺和稻丰散进行配方筛选。在盆栽试验中,进行不同配方对毒杀成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试验;接着对若虫、卵进行实验;最后通过田间试验检测配方的防效。在9个配方中,筛选出1个兼具速效性和持效性的配方,20%呋虫胺SP和50%稻丰散EC的配比按有效成分计算为:100 mg/kg∶500 mg/kg。它对高龄若虫(3龄以上)的药后3 d致死率为100.00%。该配方对卵无明显作用。田间试验中,1d防效为99.07%,20 d防效为95.66%。此结果可为柑橘木虱的化学防治提供新策略。
双甲脒和噻虫胺防治柑橘木虱高效配方的筛选初试
《生物灾害科学 》 2018
摘要:柑橘木虱对常规杀虫剂的抗性不断上升,为减缓抗性的发展,更好地利用现有杀虫剂资源,对双甲脒和噻虫胺进行混配配方筛选。在盆栽实验中,进行不同配方对成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实验,接着通过田间试验检测防效。在6个配方中,筛选出3个具有速效性的配方,20%双甲脒EC和48%噻虫胺SC的配比按有效成分计算分别为:134.00 mg/kg:80.40 mg/kg,134.00 mg/kg:60.00 mg/kg和100.00 mg/kg:60.00 mg/kg,这些配方药后3 d矫正死亡率分别100.00%、96.51%和96.37%。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前两个配方的3 d防效均为100.00%,10 d防效为96.91%和96.45%,表明这两个配方具有速效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柑橘木虱的化学防治提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