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引起早衰的水稻病害的调查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06
摘要:调查了引起早衰的水稻病害菌核杆腐病和水稻纹枯病在江西南昌和吉安的发生情况,在两地菌核杆腐病病丛率为0%~10%,病株率为0%~1.6%,而纹枯病病丛率为22%~100%,病株率为6.15%~64.68%。测定了“金优桂99”水稻纹枯病的产量损失,其1、3、5和7级的产量损失率分别为4.29%、7.73%、10.73%和18.45%,纹枯病病情指数(x)与千粒重下降率(y1)的线性模型为y1=0.3485+4.8921x,与结实率降低率(%)(y2)的线性模型为y2=1.7655+11.8407x,与产量损失率(%)(y)的线性模型为y=1.2040+20.4680x。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稻穗期白背飞虱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笼罩接虫试验表明,早稻穗期产量损失(Y)与每丛白背飞虱数量(X)的关系符合方程:Y=14.0835+10.9425X±28.95。产量损失的主导原因是水稻受害后秕谷率增加。根据目前稻谷价格、防治费用等,导出白背飞虱防治指标为每丛12~16头。经大田验证,与实际基本相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