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世界农业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其对县域经济将产生何种影响呢?本文从政策评估视角出发采用交叠DID、PSM-DID模型、事件研究法等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1)政策实施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效果越来越强;(2)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主要从供给侧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需求侧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与促进规模经营三个方面实现;(3)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的地区带动效果更强,表现出“益贫不益富”的特点。本文揭示了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政策在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新的经验参考。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 产业结构升级 交叠DID模型 PSM-DID


农业生产性服务政策对种植结构趋粮化的影响——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管理学刊 》 2023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农业生产性服务推动了农业分工深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影响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和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法、PSM-DID模型、合成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政策评估视角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政策对种植结构调整“趋粮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政策实施对种植结构“趋粮化”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政策在通过安慰剂检验,运用PSM-DID、SDID模型重新进行估计后结果依旧显著;(2)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粮食主产区、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服务组织数量较多的地区政策的带动作用更强;(3)试点地区种植结构“趋粮化”效应在政策实施后的第三年才开始凸显,主要是通过推动农业服务组织培育、促进土地流转和引致农业投资等三个方面的中介路径产生积极影响,且政策效应稳定在一定水平。因此,在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中应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对策,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数量,培育多元服务主体,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方式。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 趋粮化 种植结构 PSM-DID 合成双重差分法


粮食生产效率: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具有调节效应吗?——基于江西省粮食主产县500农户的调查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江西省20个粮食主产县的408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老龄甚至高龄农业劳动力是否会影响粮食生产效率。如果会,机耕、机收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方法]运用Stata 14软件,引入机耕、机收服务两个调节变量,区分老龄和高龄农业劳动力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结果]老龄农业劳动力暂时并没有显著影响粮食生产效率,而高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生产效率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如果粮食生产过程中能得到机耕、机收等农业生产性服务,都可以显著降低高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结论]为了缓解高龄农业劳动力给粮食生产效率带来的负向效应,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同时,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粮食生产效率 农业生产性服务 调节效应 对策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