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野生大豆研究利用进展及建议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综述了一年生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优质资源评价与鉴定、种质创新与育种、性状遗传特性、有利基因的克隆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野生大豆利用提出了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恢R458的选育与应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恢R458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桂朝13号为父本,IR58为母本杂交,经过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早稻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千粒重大、品质优、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9年5月通过省技术鉴定;2009年7月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利用该恢复系所配组合通过省审或国审,江Ⅱ优赣17号(江农早IIA/R458)1999年通过江西品种审定,金优458(金23A/R458)2003年3月通过江西品种审定、2008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9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优I458(优IA/R458)2005年11月通过江西品种审定。R458系列组合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两性株调查与初步利用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7
摘要:以第3届国际芦笋品种区域试验中国区内36个芦笋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中的两性株进行了调查研究,详细描述了芦笋两性株的花、果实和种子形态特征,并提出了两性株实用的调查方法;分析比较了芦笋两性株发生率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调查明确了芦笋两性植株共37株,收集其自交或异交后代种子,构建了157株芦笋两性株S1群体,可望从中筛选超雄株进行芦笋全雄品种选育;并以Backlim的112株两性株S1群体作为试验样本,对芦笋性别决定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其雌、雄比例符合1对等位基因差异所表现的3∶1的分离比例;通过Backlim中的两性株连续自交2代,获得了该品种的S2后代,可用来构建芦笋"纯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