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强省建设水平:时空演变与区域差异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设农业强省是实现农业强国的有力抓手。通过构建农业强省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分析了2011—2021年我国及其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农业强省建设水平,并运用Moran’s I指数和Dagum基尼系数探讨了我国各地区农业强省建设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区域差异。研究发现:1)2011—2021年中国及其四大区域农业强省建设水平均逐年上升,中部增长率居首,形成中部>东北>东部>西部的格局。2)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经营体系、农业供给保障、农业科技装备和农民生活水平5个维度是农业强省建设水平提升的主要动力,而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农业产业韧性2个维度则是当前农业强省建设中的短板,且7个维度在四大区域的变动趋势相似但建设水平差异显著。3)我国农业强省建设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和集聚特征,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但空间集聚分化现象呈加剧趋势。4)农业强省建设水平的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主要由超变密度和区域间差异所驱动。研究认为各地区未来应聚焦补短板、强弱项,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强省,同时应着力加强跨区合作与政策支持,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农业均衡发展。


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算、时空分异与收敛特征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探究区域层面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分异与收敛特征,试图清晰展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非均衡”全况。[方法]文章利用2011—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法、变异系数法与空间收敛模型等方法,验证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差异。[结果]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总体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区域差异较明显,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除东北地区外,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均存在σ收敛、空间绝对β收敛、空间条件β收敛,分区域与分时期的收敛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特征。[结论]进一步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差异,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遵循比较优势发展原则,建立跨区域的农业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区域农业高质量融合协同发展。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水平测算 区域差异 演变趋势 收敛特征


芦笋茎枯病菌的鉴定及区域差异性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茎枯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为准确鉴定其致病菌和探明不同区域菌株的分化程度,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区(rDNA ITS)序列比对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比较五省份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ITS序列上的差异,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芦笋茎枯病的致病菌为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海南省菌株的菌丝生长较快,培养5天后的平均直径为8.5 cm;培养14天后,江西省菌株由白色变为淡绿色,其它各省菌株由白色变为灰白色,海南省菌株的菌落呈现同心轮纹状;福建省菌株产生的分生孢子器较多,平均60个/皿;五省菌株在1~238 bp和298~591 bp的ITS区段存在差异性碱基,其中河北省菌株的差异性碱基数最多;五省菌株大致聚为2个组群,河北省菌株单独聚为1个组群,其它省份菌株聚为1个组群,天门冬拟茎点霉P.asparagi与叶下珠生拟茎点霉P.phyllanthicola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菌 鉴定 rDNA ITS 系统发育 区域差异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