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丰蜜橘对高温热害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性评价模型构建
《果树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南丰蜜橘不同品系对高温热害的生理响应,并进行耐热性评价。【方法】通过测定高温下南丰蜜橘不同品系(杨小-26和南丰-28)叶片组织结构、气孔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评价两个品系的耐热性强弱。【结果】高温显著影响两个品系叶片组织结构和气孔形态特征;高温下两个品系的Pn下降,在24 h时是气孔因素导致的,而在48 h时是非气孔因素。高温期间杨小-26的Fv/Fm、ABS/CSm、TRo/CSm、ETo/CSm和DIo/CSm值均高于南丰-28,而O2-、H2O2和MDA含量则小于南丰-28。在高温处理48 h时,杨小-26的SOD和CAT活性高于南丰-28。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气孔面积、Pn、MDA、Fv/Fm和SOD作为模型构建的关键参数,构建TOPSIS的耐热性评价模型,计算出杨小-26的耐热性高于南丰-28。【结论】高温下杨小-26叶片组织更稳定、光合能量转换效率高、细胞膜损伤较轻、SOD和CAT酶的活性高是其耐热性较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南丰蜜橘 高温热害 解剖结构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活性 耐热性


连作对不同倍性芦笋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二倍体芦笋品种‘井冈701’和四倍体芦笋品种‘井冈红’为试材,在连作条件下研究芦笋植株株高、鲜质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在品种间的差异,分析连作对其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处理降低了‘井冈701’和‘井冈红’植株株高及地上部和根系鲜质量。与第一次连作相比,第二次连作显著降低了‘井冈701’植株株高、地上部和根系鲜质量。与首茬(CK)相比,连作处理使2个不同倍性芦笋品种叶片的PPO、SOD和POD活性增强,且‘井冈红’高于‘井冈701’。连作处理后,‘井冈红’根系的PAL、PPO和SOD活性高于‘井冈701’,仅POD活性低于‘井冈701’。可见,四倍体芦笋品种‘井冈红’对连作的耐受性强于二倍体芦笋品种‘井冈701’。该结果可为芦笋品种选育及生产上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东乡野生稻根系抗氧化系统对冷胁迫的反应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以强耐冷的东乡野生稻和冷敏感的晚籼稻926为材料,研究了它们根系抗氧化系统对冷胁迫的反应。经过3 d不同水平的冷处理后,东乡野生稻根系的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受影响较小,而晚籼稻926根系的则随着冷胁迫的加剧而加速上升;东乡野生稻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仍然较高,而晚籼稻926的则随着冷胁迫的加剧而加速下降。这些结果表明:在冷胁迫下具有较小的电解质渗透率、较低的丙二醛含量和较高活性的抗氧化酶是东乡野生稻根系强耐冷的主要原因。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