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毒力频率(模糊匹配)
5条记录
江西省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0个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为材料,在水稻苗期接种,测定来自江西省水稻产区19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江西省稻瘟病菌群体含有29个与测试抗病基因相对应的无毒基因,但未检测到无毒基因Avr-a(2),其中60.00%菌株表现出强致病性。病菌群体对抗瘟基因Pi-zt,Pi-1(1),Pi-z5和Pi-k表现出较低的毒力频率,表明这些抗瘟基因在江西省可作抗源单独或聚会使用。2006-2008年江西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分别出现了24,27,29个无毒基因,其中有24个无毒基因在各年份均有分布,Avr-a(1),Avr-a(2),Avr-i,Avr-ks(1),Avr-ks(2),Avr-ta,Avr-b,Avr-t,Avr-sh(2),Avr-km,Avr-ta(C),Avr-ta2,Avr-kp(C),Avr-b(C),Avr-3(1)和Avr-5(t)等16个无毒基因的出现频率均低于30%,提示在江西省内与之相对应的抗瘟基因在抗稻瘟病育种中应慎用。江西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无毒基因组合数目为0~18个,数字相对较小。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毒力频率 无毒基因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化

植物保护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30个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及7个中国鉴别寄主,于水稻苗期接种,测定2006—2008年从江西省水稻产区分离的195个稻瘟病单孢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江西省稻瘟病菌以广谱致病性的菌株为主,将致病率按PF<30%、30%≤PF<50%、50%≤PF<70%和PF≥70%4区段划分,各区段菌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8.72%、31.28%和60.00%;病菌群体对所测定的30个抗瘟基因均表现出毒性,毒力频率为17.95%~100%,表现出较低毒力频率的水稻抗瘟基因是Pi-zt、Pi-1(1)、Pi-z5和Pi-k,其毒力频率分别为17.95%、26.67%、27.46%和29.23%。此外,江西省稻瘟病菌含6群40个生理小种,在稻瘟病流行的2006年,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和ZA1;在稻瘟病发生较轻的2007年和2008年,优势小种均为ZB15和ZB13。进一步分析表明,同一优势小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28个ZB13菌株对30个抗瘟基因的致病率为50.00%~96.67%,26个ZB15菌株的致病率为46.67%~86.67%。对ZB13与ZB15菌株的聚类分析发现,毒力频率相近的菌株致病相似性差异很大。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抗瘟基因 致病率 毒力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和利用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物间遗传学关于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分析的方法,用67个稻瘟病菌菌株对35个水稻品种的抗瘟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毒力频率较低(<20%)的有两优培九、金优77、汕优晚3、汕优63、Ⅱ优63、早丝苗、汕优10号、威优晚3、9003、金优402、安两优402、汕优647、嘉育948和优Ⅰ402等。联合抗病性系数在0.70以上(含0.70)的两两组合有101对,其中有17对搭配的联合毒性系数为0,即稻瘟病菌不会同时对搭配的双方致病。联合抗病性系数在0.80以上(含0.80)的组合有12对,这12对组合的联合毒性系数为0~0.03,这些两两搭配的双方均对田间稻瘟病菌群体具有较高的抗病性,被评价为高抗稻瘟病的搭配,可以在生产推广中搭配使用。

关键词: 稻瘟病 稻瘟病菌 抗病性 毒力频率 联合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抗稻瘟病菌集团菌株频率在抗病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2

摘要:本研究以水稻品种抗稻瘟病菌集团菌株频率和自然病圃中病情关系,获得抗病频率(Υ%)与混合菌株接种的穗期病情的线性模型=4.3635-0.0452Υ±O.4238,与自然病圃中品种的病情的线性模型=4.2442-0.0415Υ±0.4955。两模型回测,在概率P_(0.05)下准确率均为100%,并以后一模型为依据,在病菌来源地的萍乡市和乐安县布局品种,得到证实。

关键词: 集团菌株 抗病频率 毒力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菌株在水稻品种上不同接种顺序的互作效应

江西农业学报 1991

摘要:作者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单孢分离、孢子培养及接种方法,以毒力频率评价菌株间的互作类型,研究了4个单孢菌株及其组合在12个水稻品种上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组合、不同接种顺序、不同间隔时间接种,菌株间均有互作效应,但没有明确规律性。互作类型还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菌株在显症速度上也存在互作,显症速度与最终病情成正相关。单孢菌株的毒力频率越高,显症越快,显症率越高。本文最后对人工接种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相互作用 毒力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