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双季稻田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效果初探
《作物研究 》 2023
摘要:为了明确双季稻田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效果,于2017—2020年连续4年8季在江西双季稻田开展了智能灌溉系统灌溉和常规有水层灌溉的对比试验,比较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产量、品质、水分利用和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稻田智能灌溉系统能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变量结合双季稻需水规律制定的灌溉规则进行精准灌溉,与常规灌溉相比,智能灌溉系统提高了双季稻产量6.4%~14.3%;并小幅改善了稻米品质,尤其是外观品质,减少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同时还能降低灌水量14.1%~90.8%,降低排水量56.1%~100%,提高水分利用效率0.07~0.59 kg/m~3,减少径流水中总氮排放47.3%~100%,减少径流水中总磷排放44.5%~100%。综合分析,双季稻田智能灌溉系统值得在南方双季稻区推广应用。
土壤改良和灌溉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恢复峡江水利枢纽抬田工程稻田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大型综合测坑模拟试验。设置2种灌溉方式,即淹水灌溉(F1)和间歇灌溉(F2),设置4种土壤改良方式,即无改良措施(Y1,CK)、土壤改良剂(Y2)、生物有机肥(Y3)、绿肥还田+早稻秸秆腐蚀剂(Y4),共组合为8个处理,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灌溉方式下,与Y1(CK)处理相比,Y4处理能提高穗粒数、产量和叶面积指数,且显著高于其他2种改良方式;在早稻时期,Y4处理水分生产率、降水利用率及灌水利用效率均最高。同一土壤改良方式下,F2处理相较于F1处理,在穗粒数、产量、抽穗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水分生产率和灌水利用效率等指标均有提高;在晚稻时期,F2处理光合指标参数均高于F1处理。从土壤改良方式和灌溉方式交互作用来看,F2Y4处理产量、抽穗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水分生产率和灌水利用效率均最高。F2Y4栽培方式可为实现峡江水利枢纽抬田区稻田高产稳产、水分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