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生理小种(模糊匹配)
9条记录
江西油菜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根肿病在江西省多市均有分布,尤以上饶婺源、吉安永新、九江瑞昌等地发生严重。为明确江西省油菜主产区根肿菌的生理小种,采用SCD鉴定系统对江西油菜主产区根肿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个生理小种类型:Pb1、Pb5和Pb12。为筛选出适于江西根肿病发病地区种植的油菜材料,开展了油菜材料对根肿菌的抗性测定。室内盆栽抗性测定表明,育种中间材料‘P360429001’‘2018362481’‘P360924009’‘P360281040’‘中油杂12’‘华油杂62R’和‘华双5R’的病情指数均低于或等于30.00,其中‘华油杂62R’和‘华双5R’表现为中抗水平。田间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华油杂62R’‘秦优DK4’‘阳光50’和育种中间材料‘P360429001’‘ZS115R’的根肿病病情指数均低于30.00,但只有‘华油杂62R’对Pb1生理小种表现出中抗水平。本研究针对性地筛选出适于江西油菜根肿病发病地区种植的油菜材料,对江西油菜根肿病的防控和创制抗病性油菜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油菜 根肿菌 分布 生理小种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碳”目标下江西粮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条件、困境及对策分析

杂交水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碳"战略不断推进,粮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是落实农业"双碳"目标的有力途径.当前,江西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粮食总产和面积恢复性增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逐步增长等,为江西粮食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但仍面临气候、资源、环境、市场、科技创新、生产经营主体等诸多生产要素制约,建议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强化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化肥农药农膜减量行动,激发绿色农产品市场活力,强化科技支撑,完善配套支持,以推动江西粮食产业朝着绿色生态全链条方向发展.

关键词: 粮食产业 绿色转型 基础条件 困境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三品一标”背景下的南昌农业品牌发展研究

农村农业农民 2022

摘要:农产品的品质直接决定着市场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而农业品牌又是产品质量安全和信誉的载体.农业生产新"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同时对农产品品质保障和农业品牌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了江西省南昌市农业品牌的发展现状和经验做法,剖析出农业品牌基础不够牢、优质品牌数量不很足、企业品牌意识不太强、品牌建设力度不够足等突出问题.综合考虑本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提出做大做强做优农业品牌的策略建议:突出产品品质特色,夯实品牌建设基础;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监管提质;分区打造品牌精品,建立"洪字号"品牌体系;开展补链延链强链,推进产业纵深发展;实施多维营销策略,提升品牌传播效能.

关键词: 农业品牌 发展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青枯雷尔氏菌生化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摘要:将采自江西12个县(市)的芝麻青枯雷尔氏菌29株菌株分别人工接种到寄主植物番茄、茄子、马铃薯和烟草上,鉴定结果表明:全部菌株属于生理小种1;25株菌株属生化变种Ⅲ,3株属生化变种Ⅳ,1株为生化变种Ⅲ-1亚种。对致病力测定结果的聚类分析表明:来自进贤、都昌、南昌、樟树4个红壤旱地传统种植区的菌株致病力最强;来自鄱阳砂壤及潮洲地传统种植区的菌株致病力中等;来自其它6个区域的菌株致病力最弱。因此,江西芝麻青枯雷尔氏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寄主植物、耕作栽培制度和土壤生态是影响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力分化的重要因子。

关键词: 芝麻 青枯雷尔氏菌 生理小种 生化变种 致病力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辣椒疫霉生理小种构成及其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江西省辣椒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抗药性风险,采用灌根法鉴定了108个江西辣椒疫霉菌株的生理小种,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江西省辣椒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菌株LP20、LP38和LP48属于生理小种3,占测定菌株总数的2.8%,其余菌株属于生理小种2,占测定菌株总数的97.2%,为优势生理小种,且未发现生理小种1。烯酰吗啉抑制辣椒疫霉菌丝生长的EC50值范围为0.1149~0.2868μg/mL,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为最敏感菌株的2.49倍。不同地区的菌株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差异不大,崇义的菌株平均EC50值最低,为0.1367μg/mL,分布范围为0.1213~0.1462μg/mL;吉水的菌株平均EC50值最高,为0.2185μg/mL,分布范围为0.1805~0.2835μg/mL。

关键词: 辣椒疫霉 生理小种 烯酰吗啉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2008年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我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鉴定2006~2008年从江西省31个水稻主产县(市)采集分离的195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共鉴定到6群40个生理小种。所测菌株中ZB群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为优势小种群。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ZB15、ZB5、ZA1,出现频率分别为14.36%、13.33%、6.67%、6.67%;3年中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在稻瘟病流行的2006年,小种类群以ZA和ZB为主,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和ZA1,频率分别为17.65%和11.76%;在稻瘟病中发偏轻的2007年和2008年,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均较为一致,2年中小种类群均以ZB为主,如2008年优势小种为ZB15和ZB13,频率分别为18.92%和10.81%;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同一穗瘟病标本中不同单孢菌株的生理小种不同,并讨论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年度动态变化。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江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年江西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摘要: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对2006年在江西省部分地区采集的42个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5群28个生理小种,其中ZA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16.70%。生理小种的组成由1989年邓敏军等报道的4群发展到5群28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也由ZB1转变为ZA1。所鉴定出的28个生理小种对3个籼稻鉴别品种有较强的致病力。地域较近的地区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群体组成也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江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89

摘要:1983~1985年,应用我国统一使用的七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我省64个县(市)的32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全省稻瘟病菌共七群30个生理小种.其中ZG_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43.1%,广泛分布于平原稻区;ZB_(15)、ZC_(15)和ZC_(13)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15.3%、10.3%和6.3%,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稻区.结果还表明,我省籼型小种居多,出现频率为48.4%,ZB群小种出现频率有所上升.各地出现的生理小种与当地种植品种类型密切相关.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评价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两种方法的比较

江西农业学报 1989

摘要:本文比较了用稻瘟病菌的一个单孢菌株代表一个生理小种测定品种抗病频率和不分小种而直接用多个单孢菌株测定品种的抗病频率的优缺点.指出前者因同一生理小种内各菌株致病力有差异,以及抽样的随意性,测得的品种抗优势小种数实际上是抗菌株数,后者克服了前者的缺点,并得到自然病圃病情的验证,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关键词: 生理小种 菌株 抗病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