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双碳”目标下江西粮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条件、困境及对策分析
《杂交水稻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碳"战略不断推进,粮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是落实农业"双碳"目标的有力途径.当前,江西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粮食总产和面积恢复性增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逐步增长等,为江西粮食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但仍面临气候、资源、环境、市场、科技创新、生产经营主体等诸多生产要素制约,建议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强化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化肥农药农膜减量行动,激发绿色农产品市场活力,强化科技支撑,完善配套支持,以推动江西粮食产业朝着绿色生态全链条方向发展.


200份番茄材料6种病害9个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广东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番茄生产上病害频发,给番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分子标记技术检测6种番茄病害的9个抗性基因,以挖掘多抗番茄种质资源,为番茄抗病聚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番茄总DNA,根据已发表的引物对200份番茄材料的灰叶斑病抗性基因Sm,叶霉病抗性基因Cf-5和Cf-9,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y-1、Ty-2和Ty-3/3a,根结线虫病抗性基因Mi,枯萎病抗性基因I-2和晚疫病抗性基因Ph-3进行PCR扩增。【结果】200份番茄材料中,含灰叶斑病纯合抗性基因Sm的番茄材料为90份,杂合19份;叶霉病抗性基因中,含Cf-5的材料为12份,含Cf-9的材料为162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中,含纯合Ty-1的材料为33份、杂合17份,含纯合Ty-2的材料为7份、杂合1份,含纯合Ty-3/3a的材料为31份、杂合20份;根结线虫病抗性基因中,含纯合Mi的材料为60份,杂合28份;枯萎病抗性基因中,含I-2的材料为75份;晚疫病抗性基因中,含纯合Ph-3的材料为25份,杂合5份。200份番茄材料中,含3个或3个以上抗性基因的材料有126份、占比63%;其中含5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19份;含6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4份,分别为L36-1、Q9-1、Q9-2和TianF4;未检测到同时含7个及以上抗病基因的材料。【结论】200份番茄材料中有126份含3个及以上抗性基因,表明该批次番茄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尤其是材料L36-1、Q9-1、Q9-2和TianF4,均含6个抗性基因,可作为候选多抗种质资源进行下一步筛选鉴定。
关键词: 番茄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抗病育种 检测 种质资源


新“三品一标”背景下的南昌农业品牌发展研究
《农村农业农民 》 2022
摘要:农产品的品质直接决定着市场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而农业品牌又是产品质量安全和信誉的载体.农业生产新"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同时对农产品品质保障和农业品牌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了江西省南昌市农业品牌的发展现状和经验做法,剖析出农业品牌基础不够牢、优质品牌数量不很足、企业品牌意识不太强、品牌建设力度不够足等突出问题.综合考虑本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提出做大做强做优农业品牌的策略建议:突出产品品质特色,夯实品牌建设基础;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监管提质;分区打造品牌精品,建立"洪字号"品牌体系;开展补链延链强链,推进产业纵深发展;实施多维营销策略,提升品牌传播效能.


江西省番茄绵疫病菌的交配型及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植物保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江西番茄绵疫病菌的类别和抗药性水平,采用单孢菌落直接配对法和菌落生长量法,测定2018年-2019年江西番茄主产区绵疫病菌的交配型及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江西番茄绵疫病菌存在A2和A0交配型,发生频率分别为86.2%和13.8%,未检测到其他交配型,且A2交配型在各个产区均有分布。58株番茄绵疫病菌株对甲霜灵的EC50范围为0.602 9~3.313 3μg/mL,平均EC50为1.372 7μg/mL,最不敏感菌株EC50值为最敏感菌株的5.5倍,差异较为明显。3个菌株对甲霜灵达到中抗水平,占供试菌株的5.17%,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抗性水平上升,亟须加强药剂的轮换或替代。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