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内部贡献因素分解视角下南昌市粮食生产的年际波动特征与趋势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24
摘要:为明晰稻谷生产趋势与种植结构现状,以南昌市粮食生产为研究对象,采用H-P滤波模型与RLI模型分析了南昌市粮食生产波动与内部结构贡献因素,探究了南昌市粮食生产结构的年际波动特征及其趋势.结果表明,南昌市粮食生产整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年际波动特征,波动呈现中幅型.从内部结构贡献因素分解角度来看,在短期内,粮食播种面积效应对南昌市粮食增产效果更为显著且稳定,生产力效应相对较弱,种植结构效应全为负值且不够明显;在长期内,生产力效应对南昌市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要大于粮食播种面积效应与种植结构效应.同时,在粮食生产力效应与种植结构效应分解中,二晚对粮食增产贡献程度要显著优于早稻和一晚.


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机作业服务与农业科技培训对粮食生产的调节效应研究-基于江西省的微观调查数据
《农业技术经济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基于江西省20个粮食主产县408份农户调查数据,在理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生产"十三连丰"的内在逻辑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接着,引入农机作业服务和农业科技培训作为调节变量,考察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机作业服务和农业科技培训是否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龄农业劳动力会给粮食生产带来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机作业服务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农业科技培训暂时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从农业科技培训意愿、认可度、应用水平和依赖程度等方面,分析当前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业科技培训对粮食生产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粮食生产 农机作业服务 农业科技培训 调节效应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