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胞外微囊藻毒素(模糊匹配)
1条记录
鄱阳湖微囊藻毒素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理化和生物因子的关系

环境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分别于2012年4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13年1月(冬季)在鄱阳湖进行了4次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对鄱阳湖水柱中常见的3种微囊藻毒素(MC-RR、MC-YR和MCLR)的质量浓度进行定量分析,探寻了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湖泊环境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C-RR是鄱阳湖MCs的主要毒素种类.胞内微囊藻毒素(intracellular MCs,IMCs)与微囊藻生物量(r=0.47,P<0.01)、颤藻生物量(r=0.68,P<0.01)、蓝藻生物量(r=0.56,P<0.01)、Chl-a(r=0.28,P<0.01)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鱼腥藻生物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这说明微囊藻和颤藻是鄱阳湖微囊藻毒素的主要产毒藻类.IMCs与水温(r=0.51,P<0.01)、透明度(r=0.69,P<0.01)、Fe(r=0.43,P<0.01)和Zn(r=0.43,P<0.01)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TN(r=-0.44,P<0.01)、TP(r=-0.29,P<0.01)、NO-2-N(r=-0.28,P<0.05)、NH+4-N(r=-0.33,P<0.05)、Ca(r=-0.34,P<0.01)和Mg(r=-0.35,P<0.05)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pH、PO3-4-P、NO-3-N、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Cu离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这说明光照强度(透明度反映)、氮、磷、水温是控制鄱阳湖微囊藻毒素产生的重要因子,金属离子Ca、Mg、Fe、Zn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微囊藻毒素的产生.鄱阳湖IMCs和胞外微囊藻毒素(extracellular MCs,EMCs)呈现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即夏季最高,其次为秋季,冬季和春季较低.鄱阳湖IMCs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东部湖汊群、松门山周围以及蚌湖和蚌湖进入鄱阳湖的入湖口较高,其它区域较低的趋势,而EMCs的高值区位于松门山周围和蚌湖及其入湖口.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胞内微囊藻毒素 胞外微囊藻毒素 鄱阳湖 季节变化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