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双碳”目标下江西粮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条件、困境及对策分析
《杂交水稻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碳"战略不断推进,粮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是落实农业"双碳"目标的有力途径.当前,江西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粮食总产和面积恢复性增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逐步增长等,为江西粮食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但仍面临气候、资源、环境、市场、科技创新、生产经营主体等诸多生产要素制约,建议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强化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化肥农药农膜减量行动,激发绿色农产品市场活力,强化科技支撑,完善配套支持,以推动江西粮食产业朝着绿色生态全链条方向发展.
茄子种质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种子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8个表型性状和50对SSR分子标记对77份茄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8个表型性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变异系数变幅为11.47%~78.36%、平均33.58%,其中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大,为62.3%,茎表茸毛变异系数最小,为8.2%;香农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0~2.06、平均1.24,其中果形最高,为2.03,茎表茸毛和叶刺最低,为0.20;主成分分析将18个表型性状概括为果形因子、色泽因子、植株高度因子、果实光滑因子、叶片形态因子、茸毛因子等6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2.208%,其中果实特征占主要成分;利用组内平方欧氏距离法将供试材料聚为四类群,类群Ⅰ、Ⅱ、Ⅲ为栽培茄,类群Ⅳ绝大部分为近缘野生茄。50对SSR分子标记引物共扩增出252条带,平均每对标记扩增出5.040条,多态性位点比例(P)为60.057%。利用UPGMA法进行分子聚类,遗传相似系数在0.43~0.94之间,平均值为0.78;在遗传相似系数0.64处,将供试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表明,供试材料被分为6个亚群,其中只有3.89%具有混合来源,绝大部分种质来源单一。表型聚类、UPGMA聚类与Structure群体结构划分的结果相似,均能区分出栽培茄和近缘野生茄,77份茄子种质资源间的类群划分与果实形态和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茄子 表型性状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三重PCR检测茄子青枯病菌、黄萎病菌和白绢病菌
《植物保护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快速、准确对田间茄子发病植株和土壤中3种土传病害的病原菌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和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进行检测,筛选这3种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这3种病菌的三重PCR检测体系,对其退火温度、引物浓度、10×PCR Buffer(Mg2+plus)、dNTP和Taq DNA聚合酶进行优化,对优化后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检测,并利用优化体系对田间采集的病害样品和土壤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50μL三重PCR检测体系中,RS-1-F/RS-3-R、dllz1/dllz2和SRITSF/SRITSR引物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16、0.16和0.28μmol/L,10×PCR Buffer(Mg2+plus)、dNTP和Taq DNA聚合酶体积分别为6、5和1μL,检测体系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4℃。按照优化后的反应条件能分别扩增出青枯病菌、黄萎病菌和白绢病菌3种病菌的特异条带,分别为716、350和500 bp,其他对照病菌无条带。该体系对病菌DNA检测灵敏度达到0.1 ng/μL。该检测体系对田间采集的病害样品和土壤样品中病菌的检出率达95%以上。
关键词: 茄子 土传病害 三重PCR 青枯病菌 黄萎病菌 白绢病菌
新“三品一标”背景下的南昌农业品牌发展研究
《农村农业农民 》 2022
摘要:农产品的品质直接决定着市场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而农业品牌又是产品质量安全和信誉的载体.农业生产新"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同时对农产品品质保障和农业品牌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了江西省南昌市农业品牌的发展现状和经验做法,剖析出农业品牌基础不够牢、优质品牌数量不很足、企业品牌意识不太强、品牌建设力度不够足等突出问题.综合考虑本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提出做大做强做优农业品牌的策略建议:突出产品品质特色,夯实品牌建设基础;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监管提质;分区打造品牌精品,建立"洪字号"品牌体系;开展补链延链强链,推进产业纵深发展;实施多维营销策略,提升品牌传播效能.
茄子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分析与遗传多样性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利用茄子种质资源,基于17个表型性状对113份茄子种质进行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变幅为8.2%~62.3%,平均32.7%,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大(62.3%),商品果光泽变异系数最小(8.2%);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2~2.03,平均1.32,以始花节位最高(2.03),商品果光泽最低(0.12)。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主茎高与始花节位互为正相关,熟性与主茎高、株高、始花节位正相关,与单果重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7个性状提取为6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0.936%,包含了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通过计算综合得分,有9份材料综合表现优良(F>0.8),可作为优势亲本材料加以利用。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23.5处,将供试的113份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包含30份种质,多为早熟、紫黑色棒形果实;第Ⅱ类群包含26份种质,以中晚熟、果实紫红色棒形种质为主;第Ⅲ类群包含22份种质,平均果型指数最小,主要为紫色扁圆形或卵圆形果;第Ⅳ类群包含35份种质,大部分为中晚熟种质。本研究结果可为茄子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分子标记技术在茄子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 2020
摘要:介绍了常用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其特点,包括RFLP、RAPD、SSR、ISSR、SRAP、AFLP、CAPS、INDEL和SNP等,综述了分子标记在茄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QTLs定位、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评价、品种鉴定与纯度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茄子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种质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茄子新品种'赣茄2号'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茄子新品种'赣茄2号'是以自交系H099-9-2-3为母本,自交系H001-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在第10~11节.果实长棒形,果长24.0~32.0 cm,果径4.8~5.5cm,单果质量200.0~240.0g.果皮紫红色,果面平滑有光泽;果肉白色,肉质紧密度好,品质优,商品性佳.抗病性强,平均产量78 318.0 kg·hm-2.适合长江流域地区栽培.
茄子种质资源对黄萎病的抗性鉴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抗黄萎病茄子种质资源、对比野生茄或近缘野生茄与栽培茄对黄萎病抗性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利用苗期人工接种技术对15份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285份栽培茄种质资源的抗黄萎病性进行鉴定。结果共筛选获得抗病材料11份,占种质资源比例为3.67%,表明茄子种质资源整体对黄萎病抗性水平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中有10份材料表现抗病,占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比例为66.67%,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好。栽培茄资源中有1份材料表现抗病,占栽培茄资源比例为0.35%,表明栽培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栽培茄中抗性种质资源占所有鉴定材料的比例分别为3.33%和0.33%,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远高于栽培茄。
豆蔻酸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化感物质豆蔻酸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蔻酸处理显著增加了茄子根际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细菌菌群数随处理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硝化细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变化一致,1.00 mmol/kg豆蔻酸处理的数量最多;0.05~1.00 mmol/kg豆蔻酸处理的固氮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豆蔻酸处理后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脲酶在中高浓度豆蔻酸处理中显著增加,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但各处理浓度之间差异不大。豆蔻酸处理明显增加了茄子株高和茎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