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褐斑病(模糊匹配)
3条记录
猕猴桃褐斑病田间发生特点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调查掌握猕猴桃褐斑病田间周年发生特点,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不同绿色药剂组合,或绿色药剂与化学药剂组合在田间对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高效绿色防治药剂,同时通过不同时期施药,筛选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适期及合理施药次数,提出对褐斑病高效的绿色施药方案。【方法】于试验地点的非防治区开展猕猴桃褐斑病周年发生情况调查,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猕猴桃褐斑病田间自然发病状况。田间药效试验中,比较绿色药剂-化学药剂组合或绿色药剂-绿色药剂组合对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药剂采用化学药剂戊唑醇与绿色药剂阿泰灵或氨基寡糖素的组合,以及绿色药剂多抗霉素B与阿泰灵或氨基寡糖素的组合,评价各组合对猕猴桃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防治适期试验中,分别于猕猴桃褐斑病的始发期、上升期和盛发期施药,评价不同时期施药及不同施药次数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比较得出褐斑病的防治适期及合理施药次数。【结果】通过猕猴桃褐斑病周年发生情况调查,猕猴桃褐斑病可于6月中旬进入始发期,随后快速上升并于7月中旬达到盛发期,且不同地点的褐斑病发病时期存在差异。通过田间药效研究,结果表明绿色药剂阿泰灵或氨基寡糖素搭配化学药剂戊唑醇使用后的褐斑病rAUDPC值(relative area under the disease progress curve)分别为0.043和0.040,相对防效分别为74.76%和76.86%,二者相对防效显著高于戊唑醇单独施药或其他绿色药剂单独施药。通过防治适期研究,于病害始发期开始连续施药2次、3次或4次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4.57、43.46、45.93,相对防效分别为40.40%、52.45%、49.83%,其防效显著高于病害上升期和盛发期施药。此外,于始发期连续施药3次和4次的相对防效显著高于连续施药2次。【结论】绿色药剂阿泰灵或氨基寡糖素搭配化学药剂戊唑醇,于病害始发期连续施药3次对猕猴桃褐斑病有良好田间防治效果。

关键词: 猕猴桃 褐斑病 发生特点 绿色防治 防治适期 施药次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猕猴桃褐斑病发生情况、病原鉴定与高效药剂筛选

果树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江西省猕猴桃褐斑病发生情况及其病原,筛选能有效抑制病原的杀菌剂,为猕猴桃褐斑病防控提供新的依据.[方法]以猕猴桃褐斑病为研究对象,调查江西省猕猴桃褐斑病发生情况.对褐斑病主要流行区的病叶进行病原分离,通过科赫氏法则验证、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确定病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9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猕猴桃褐斑病在赣西和赣北发生严重,11个调查点位中5个点位发病等级中值在5级及以上;猕猴桃褐斑病在赣东和赣南发生较轻,10个调查点位的发病等级中值均为0.通过科赫氏法则验证、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确定病原为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丙硫菌唑、环丙唑醇、克菌丹和腈菌唑对猕猴桃褐斑病菌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7.36,6.97,5.30和2.50 μg·mL-1.[结论]猕猴桃褐斑病在赣北和赣西发生严重,病原鉴定为多主棒孢;丙硫菌唑、环丙唑醇、克菌丹和腈菌唑可作为猕猴桃褐斑病防治的潜在高效药剂.

关键词: 猕猴桃 褐斑病 病情调查 病原菌鉴定 多主棒孢 药剂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药剂对猕猴桃灰霉病和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湖南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筛选出对猕猴桃灰霉病和褐斑病防治高效的药剂,在江西省奉新县通过大田药效试验对8种药剂防治猕猴桃灰霉病和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SC 424 mg/kg(有效成分含量,下同)、10%苯醚甲环唑WDG 100 mg/kg、75%戊唑·嘧菌酯SC 750 mg/kg、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SC 200 mg/kg、75%肟菌酯·戊唑醇WDG 750 mg/kg、19%啶氧·丙环唑SC 750和1 000 mg/kg这7个处理对猕猴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防效为50.89%~57.03%;32.5%苯甲·嘧菌酯SC 325和433 mg/kg、42.4%唑醚·氟酰胺SC 424 mg/kg、10%苯醚甲环唑WDG 100 mg/kg、75%戊唑·嘧菌酯SC 750 mg/kg、3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SC 300 mg/kg、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SC 200 mg/kg这7个处理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优良,其防效为76.09%~81.57%;10%苯醚甲环唑WDG 100 mg/kg和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SC 200 mg/kg对猕猴桃灰霉病和褐斑病均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适宜在猕猴桃园推广使用。

关键词: 猕猴桃 灰霉病 褐斑病 田间防效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