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遗传分析(模糊匹配)
9条记录
大豆巢式关联作图(NAM)群体构建及花色和种皮色遗传分析

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巢式关联作图(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NAM)群体在作物学遗传与育种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在前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基础上,利用 35份不同地区来源的代表性种质与中豆 41(公共母本)杂交,构建了一套大豆NAM群体.PCA和聚类分析发现,不同亲本组合的RIL群体基本聚在一起,显示出清晰的遗传结构.利用该NAM群体亲本间花色和种皮色具有显著差异的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到 1 个主要位点qFC13-1 与花色显著关联,该位点与W1 位点重合;定位到 12 个位点与种皮色显著相关,其中 9 个位点为 3 种以上方法共定位,3 个位点为 2 种方法共定位,包括 4 个已知位点和 8 个新位点.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NAM群体适于进行大豆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为大豆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和育种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材料.

关键词: 大豆 NAM群体 花色 种皮色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东野型不育系异交不亲和性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东野型新三系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发现不育系与部分品种杂交或回交存在异交不亲和性.对该性状开展研究,为东野型不育系异交不亲和性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东野型三系体系的应用.[方法]采用东野型同质异核不育系和野败型异质同核不育系分别与保持系品种进行杂交,研究东野型不育系异交不亲和性的产生原因,进而利用一套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分别与东野型不育系DY1A杂交,开展遗传分析,并进行基因初步定位.[结果]异交不亲和性由核质互作产生,且有两种类型,分别发生在杂交当代和回交世代.针对第一种类型,初步遗传分析显示异交不亲和性在细胞核内受单隐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CI1(t),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第8染色体RM6838和RM5767两个标记之间,与RM3395连锁.[结论]东野型不育系的异交不亲和性可以通过分子手段进行遗传改良.

关键词: 东野型不育系 异交不亲和性 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淡绿叶基因PGL11的鉴定与精细定位

中国水稻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叶片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片颜色的变化与水稻的生长发育直接相关。发掘水稻叶色突变体,是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遗传基础。【方法】利用EMS诱变日本晴获得一个能稳定遗传的淡绿叶突变体,暂命名为pgl11(pale green leaf 11)。在不同生育期测定野生型与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在苗期,取野生型与突变体叶片进行叶绿体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在分蘖期,测定野生型与突变体的光合参数并观察气孔结构。在成熟期,测定野生型和pgl11的主要农艺性状。以pgl11为母本,南京6号为父本构建相应的F2群体,采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该基因进行定位。【结果】从苗期开始,突变体pgl11的每一片新叶均表现为淡绿色,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绿体发育异常。随着叶片的生长,叶色由淡绿逐渐转绿,至抽穗期时叶绿素含量亦无明显差异。pgl11还表现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明显下降,胞间CO_2浓度上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突变体pgl11的气孔发育异常。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如株高、剑叶宽、二次枝梗数、每穗粒数、粒长、粒宽、千粒重以及结实率等均显著降低。对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以及质体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测定表明,突变体pgl11中参与叶绿体转录和翻译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将该基因定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C6和C8标记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10 kb。【结论】该定位区间内未见有叶色相关基因报道,推测PGL11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水稻叶色基因。

关键词: 水稻 淡绿叶 叶绿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高粱茎秆汁液含量基因的精细定位(英文)

浙江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无论是用作牲畜饲料或榨汁做糖,茎秆汁液含量对于甜高粱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农艺性状。本研究通过对两套独立的F2群体观察统计发现,影响高粱茎秆汁液含量(MCS)的基因Dd呈现质量性状基因的遗传规律,且干髓对多汁为显性。用SSR标记初定位表明该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扩大定位群体后,用群体F2-1将其定位在标记sm06068和sm06093之间,用群体F2-2将其定位在sm06068和sm06069之间,两个区段的物理距离均约为470 kb。为了进一步缩小定位区间,对定位群体的亲本进行了测序分析并开发了2个InDel标记。最终,目标基因被锁定在只包含6个候选基因的区间范围内。基因d的精细定位为该基因的克隆及今后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 高粱 基因Dd 遗传分析 精细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果实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果实性状差异较大的一年生辣椒材料C.annuum B9431(P1)和灌木辣椒材料C.frutescens H108(P2)为亲本,构建4世代群体(P1、P2、F1、F2),应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辣椒6个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为辣椒果实性状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6个果实性状均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中,单果重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和果肉厚度5个性状均符合E-0模型,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果柄长度最佳遗传模型为E-5,即2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单果重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和果柄长度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7.64%、37.67%、82.46%、94.82%、83.33%和40.00%,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50%、54.56%、10.53%、0.27%、12.96%和37.78%。

关键词: 辣椒 果实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新的水稻叶形突变体(tll1)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

植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ne sulphonate,EMS)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获得了一个遗传稳定的叶形突变体thread-like leaf1(tll1)。该突变体在杭州表现为矮化、窄叶,极端时仅剩主脉,呈细丝状。将该突变体分别与籼稻品种南京6号、浙辐802和9311进行正反交配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性状由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SSR和STS分子标记对F2代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定位,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第12染色体SSR标记RM247和RM101之间。随后利用已公布的粳稻品种日本晴和籼稻品种9311的基因组序列,发展了7对有多态的STS标记,最终将该基因定位在FL13和FL14之间约94.3kb的区间内,为进一步克隆TLL1基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遗传分析 叶发育 基因定位 水稻 丝状叶

辣椒始花节位遗传研究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经典遗传学方法对特早熟辣椒‘B9431’与‘吉林长椒’杂交组合多个世代群体始花节位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表明:‘B9431’始花节位受1对隐性等位主基因控制,B9431×吉林长椒始花节位遗传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该杂交组合的B1、B2和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3.72%、76.56%和86.6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0.96%、18.58%和7.94%。

关键词: 辣椒 始花节位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性遗传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6442S、8011S、1290S和5个父本配制12个组合,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P1、P2、F1、F2结实率性状进行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12个组合的最适模型不相同,但都集中在B、D、E三模型,不育主基因在所有组合中都存在,只是主基因表达的对数及主基因和多基因的遗传效应有所差异。以1290S为母本的两个组合中,1290S/1990的遗传效应偏重于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1290S/新露B偏重于上位性效应遗传,它们的遗传率均达94%以上;以6442S为母本的组合中,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比重都较高,但它们的基因遗传率变化幅度较大,达73.32%~99.17%,其中组合6442S/新露B和6442S/R402、6442S/1990存在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率最小为0.83%,最高达35.52%;以8011S为母本的组合中,8011S/测64-7和8011S/1990的上位性遗传效应较强,其余以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遗传为主,有两个组合呈多基因遗传,为组合8011S/R402和8011S/1990,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03%和5.94%,基因遗传率最高达99.06%之多,最小只有67.57%(组合8011S/新露B)。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性 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JR蛋鸭血型基因的测定

江西农业学报 2000

摘要:用 1 2个抗鸭红细胞抗原单价血清 ,对JR蛋鸭的两个品系进行了血型测定和血型基因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 :JR蛋鸭A、B两个品系的遗传结构、种质特性和选育水平都比较接近 ,而与南昌商品蛋鸭和北京鸭的遗传结构明显不同 ,遗传差异较大 ,说明JR蛋鸭是独立形成的一个新类群 ,具有自己特殊的种质特性

关键词: JR蛋鸭 血型基因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