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油菜氮素营养效率的遗传效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甘蓝型油菜氮肥利用率各遗传分量的效应值,明确造成氮肥利用率差异的数量遗传基础。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以氮素吸收效率差异较大的两个基因型油菜湘油15(P1)和R210(P2)为亲本,通过杂交、回交构建了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成熟期测定了各世代的氮素含量并分析了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油菜世代氮素营养(氮素吸收效率NA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氮收获指数NHI)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氮素营养效率具有较广泛的遗传变异,呈连续性分布;NAE的最适模型为B-1(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达71.36%;NUE的最适模型为D-2(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NHI的最适模型为E-0(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达58.13%。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营养效率鉴定指标的遗传模式不一样,所以在油菜氮营养效率遗传改良上也应按照不同领域和研究目的来利用最佳氮素营养效率进行改良。在品种选育上通过与不同氮效率油菜基因型杂交、回交可以获得到氮营养高效的油菜基因型。本研究为氮高效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辣椒种质亲缘关系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基于29个表型性状对辣椒属(Capsicum)5个栽培种的60份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0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遗传距离在1.376~7.321之间,平均为4.112;以遗传距离4.412为阀值,60份种质被分为4大组,即C.annuum+C.chinense组、C.baccatum组、C.frutescens组和C.pubescens组,表明C.annuum与C.chinense亲缘关系最近,而与C.pubescens最远;C.annuum5个变种在4.013阀值处分为2组,长椒(va.r longum)、灯笼椒(va.r grossum)和樱桃椒(va.r cerasiform e)在同一组。本文还就C.annuum变种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辣椒种质亲缘关系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现代园艺 》 2009
摘要:基于29个表型性状对辣椒属(Capsicum)5个栽培种的60份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0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遗传距离在1.376~7.321之间,平均为4.112;以遗传距离4.412为阀值,60份种质被分为4大组,即C.annuum+C.chinense组、C.baccatum组、C.frutescens组和C.pubescens组,表明C.annuum与C.chinense亲缘关系最近,而与C.pubescens最远;C.annuum5个变种在4.013阀值处分为2组,长椒(var.longum)、灯笼椒(var.grossum)和樱桃椒(var.cerasiforme)在同一组。本文还就C.annuum变种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