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野生稻(模糊匹配)
8条记录
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生稻是水稻基础研究与育种的战略性资源,野生稻的保护与利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国是世界上野生稻种质资源分布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野生稻栖息地遭到严重破环,一些重要居群濒临灭绝.自1996年开始,农业农村部设立专项对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收集,并实施了异位保存和原生境保护项目.本文全面总结了全国野生稻种质资源调查、取样、异位保存与原生境保护的技术、方法和成效,并通过对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现状评估和未来水稻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野生稻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野生稻 种质资源 调查收集 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野生稻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近20年来我国对野生稻资源保护的进展。[方法]通过对原位保护、异位保护、原位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对野生稻保护效果的阐述,综述目前野生稻资源保护的研究进展。[结果]有的学者认为,原位保护是保护野生稻的一种有效途径;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异位保护是保护野生稻的有效途径;也有人认为应采用原位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方法保护野生稻。[结论]尽管目前的方法对我国野生稻资源的保护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具体、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 野生稻 原位保护 异位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赣香B近等基因导入系构建与目标性状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CSCD

摘要:野生稻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变异类型,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蕴藏着大量的优良基因。高效发掘野生稻的有利基因是实现水稻育种突破的前提。利用11个不同地方来源的野生稻为供体,以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优良三系保持系赣香B为受体,通过杂交和大量回交,构建了892份具有不同野生稻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导入系。从表型性状观察,各导入系间性状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生育期、株高、分蘖力、穗形、粒形和芒等方面。利用该导入系,在持续干旱和35℃以上的高温条件下,在低氮水平和稻瘟病重发区,在淹水和喷施草苷膦除草剂等胁迫条件下大规模筛选,初步筛选到一批抗旱、耐高温、耐低氮、抗稻瘟病、苗期耐淹和抗除草剂的材料。利用这批优良材料,通过下一步的性状聚合育种,能够进一步改良保持系赣香B的抗逆性、耐低氮能力以及抗病性等,为实现绿色超级稻育种目标奠定了基础。从大规模构建的导入系筛选试验结果来看,能够在野生稻供体的后代中筛选到大部分目标性状,这表明野生稻存在许多有利基因。

关键词: 水稻近等基因导入系 目标性状筛选 赣香B 野生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野生稻资源保护研究进展(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摘要:近20年来,野生稻的生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我国野生稻资源不断减少。为此,学者们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野生稻原位保护也叫原生境保护,是指在野生稻原始生态环境下,采取一定的人为设施就地保存和保护野生稻种质的方法。这是一种动态保护,其主要目标是保护物种或居群的进化和适应的潜在能力。但是原地保护涉及到自然保护区管理经济开发和自然保护间的矛盾、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有人提出异位保护的方法。异位保护是对野生稻遗传资源的一种静态保护,其目的是在于尽可能完整地保存遗传资源在其原产地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组成。异地保护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决策,但异地保护也有不足之处,如不利于遗传进化和多样性的发展,还可能由于遗传飘移和基因重组等原因,使野生稻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基因受到破坏或丢失。也有人认为应采用原位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方法保护野生稻

关键词: 野生稻 原位保护 异位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遗传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CSCD

摘要:应用协青早A/(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协青早B)BC1F5、中9A/(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协青早B)BC1F5、协青早A/(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1F5和中9A/(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1F5四套测交群体,分析测交群体的育性表现及研究东乡野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遗传。结果表明:东乡野生稻对矮败(CMS-DA)和印尼水田谷败育(CMS-IA)的育性恢复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结合群体遗传结构、育性分布和东乡野生稻的偏粳性及广亲和性,可知东乡野生稻对CMS-DA和CMS-IA的恢复性由1对或2对恢复基因控制。

关键词: 水稻 野生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野生种质优异基因分子标记定位和利用的研究进展

遗传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生稻由于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经受了各种灾害和不良环境的自然选择,抗逆性较强,是天然的基因库,保存着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经消失了的特异基因。挖掘野生稻特异基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总结了近3年来在野生稻特异性状基因定位、克隆和育种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野生稻 分子标记 基因定位 克隆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稻优异基因分子标记定位与利用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02

摘要:野生稻中抗 (耐 )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许多有用的遗传性状 ,抗病虫、耐非生物胁迫环境、高产和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等优异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研究进行了综述 ,评价了野生稻中的这些优异基因的利用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子标记定位 基因利用 优异基因 野生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重”低温加压选育越冬稻的效果

江西农业学报 1999

摘要:在江西东乡野生稻杂交后代苗期( 二叶一心) 进行超常规低温( - 1 ~- 2 ℃)处理,再让其成熟、收割后的禾蔸在自然气候条件下越冬,即给予“双重”的低温处理来加大选择强度。结果表明,采用“双重”低温处理方法经多代选择,可以在江西东乡野生稻杂交后代中筛选到栽培类型的越冬水稻

关键词: 水稻育种 低温 越冬稻 野生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