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车前草穗枯病综合防控技术应用与评价
《生物灾害科学 》 2025
摘要:【目的】穗枯病是车前草种植过程中普遍发生的重大病害,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以“种子包衣、清沟防涝、科学施肥、适时用药、施药控旺”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对车前草穗枯病防效及产量影响。【方法】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三湖镇的车前草种植田块上设置综合防控区、提前预防区、发病再防区、农户自防区和空白对照区等几种不同处理,并在采收前调查各处理下,车前草穗枯病病情指数及车前草种子的产量,综合评价穗枯病发生情况、防效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车前草穗枯病在3—4月进入高发期;综合防控区穗枯病的防效和产量显著高于其它试验小区,防效依次为:综合防控区(92.87%)>提前预防区(77.82%)>发病再防区(59.70%)>农户自防区(58.02%);产量依次为:综合防控区(每百穗416.57g)>提前预防区(每百穗310.33g)>农户自防区(每百穗178.50 g)>发病再防区(每百穗159.13 g)>空白对照区(每百穗60.47 g),产量与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分别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2=0.810 5;P<0.01)和正相关关系(R2=0.988 4;P<0.01)。【结论】车前草穗枯病综合防控技术在大田应用中防治效果显著,有效保障了车前草种子的产量;并且提前预防的防治效果优于发病后再进行防治的效果。该技术可以在江西地区车前草穗枯病的防控过程中推广应用。


20%烯草酮·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直播油菜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江西农业学报 》 2023
摘要:于2020-2021年开展田间试验,探究了20%烯草酮·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直播油菜田中稻槎菜、苣荬菜和看麦娘3种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施用20%烯草酮·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可分散油悬浮剂能有效去除3种杂草,有效成分施用量为180~300 g/hm2,施药后25 d,总草的株防效为88.06%~95.37%;施药后85 d,总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5.44%~92.33%、85.52%~93.05%,均显著优于其他3种对照药剂,且不产生药害;施药后的油菜产量均值为3.95~4.12 kg,增产率为84.58%~92.52%,明显高于其他3种药剂处理和空白对照,且略高于人工除草处理.综上,对杂草的防治效果会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提高,最佳施药期为油菜田杂草3~5叶期,建议生产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施用量为225~300 g/hm2.
关键词: 20 烯草酮·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可分散油悬浮剂 油菜田 杂草 防治效果


五氟磺草胺·丙草胺颗粒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江西农业学报 》 2022
摘要:为明确5%五氟磺草胺·丙草胺颗粒剂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适宜的使用量,开展了田间试验,并对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施用5%五氟磺草胺·丙草胺颗粒剂能有效防除水稻直播田的一年生杂草,对水稻安全性好,水稻直播田使用5%五氟磺草胺·丙草胺颗粒剂防除杂草后,产量显著提高.有效成分施用量在375~675 g/hm2,施药后15 d,总草的株防效为90.96%~97.99%.施药后30 d,总草的株防效为89.59%~96.47%,鲜重防效为89.96%~96.75%.对杂草的防治效果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3种浓度的处理对杂草的防治效果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5 五氟磺草胺·丙草胺颗粒剂 直播田 杂草 防治效果


不同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防治效果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江西省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防治的杀菌剂,采用菌落直径法和大田常规喷雾法,分别研究了8种化学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核病菌对戊唑醇、咪鲜胺、氟啶胺、多菌灵、啶酰菌胺、腐霉利和吡唑醚菌酯均表现出高度敏感,EC50在0.005~0.174μg/mL,对代森锰锌不敏感.田间防治效果表明,腐霉利、多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6.44%、82.48%、81.35%和77.40%.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化学杀菌剂 毒力 防治效果


植保无人机超低容量喷施技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效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 2017
摘要:于2016、2017年分别在江西省泰和县和南昌县进行了应用植保无人机超低容量喷施技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超低容量喷施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与用药液量呈正相关;在泰和县试验点,在统一施用25%氟环唑悬浮剂420 g/hm~2的条件下,无人机用药液15.0 L/hm~2的防效(84.20%)显著高于人工电动喷雾药液450.0 L/hm~2的防效(81.83%);在南昌县试验点,在统一施用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375 g/hm~2的条件下,无人机用药液7.5~15.0 L/hm~2的防效为53.73%~69.44%,显著低于人工电动喷雾药液450.0 L/hm~2的防效(86.72%)。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超低容量喷施技术 水稻纹枯病 防治效果 田间试验


石菖蒲提取物与化学农药混配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山东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明确石菖蒲提取物与化学农药混配对褐飞虱的防治作用,研究了石菖蒲提取物与毒死蜱、吡蚜酮和仲丁威3种化学药剂混配网室盆栽条件下的喷雾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石菖蒲提取物与3种化学农药混配,均能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或增加防治效果的作用。25%石菖蒲·毒死蜱乳油1 500倍处理褐飞虱的校正死亡率为93.53%,比对照毒死蜱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84.38%;25%石菖蒲·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 200倍处理褐飞虱的校正死亡率为82.67%,与吡蚜酮对照化学农药用量相同,但防治效果显著提高;25%石菖蒲·仲丁威乳油600倍处理褐飞虱的校正死亡率与对照药剂仲丁威的效果接近,但化学农药用量减少了40.0%。


红壤旱地黑芝麻茎点枯病药剂防效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药剂处理对黑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控效果。[方法]在芝麻始花期后,连续2次喷施以72%农用链霉素SP+70%甲基托布津WP不同比列不同用量复配混用的药剂防治黑芝麻茎点枯病,以72%农用链霉素SP、70%甲基托布津WP为对照药剂,以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喷施300 g/hm2+450 g/hm2(农用链霉素+甲基托布津)、300 g/hm2+300 g/hm2(农用链霉素+甲基托布津)2个处理区的防治效果最好,均达70%以上,增产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区,增产20%以上。[结论]在芝麻始花期喷施甲基托布津和农用链霉素单剂及其复配混用的药剂对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控效果。
关键词: 黑芝麻 茎点枯病 农用链霉素 甲基托布津 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