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西粮食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
《中国稻米 》 2025
摘要:当前,江西粮食产业发展形势向好: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基本保持平稳,水稻种业创新能力强,“三熟制”种植模式逐步推广应用,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稳产保供政策利好等。但同时必须看到,江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资源紧约束加大粮食保供压力、种粮效益偏低影响产粮内生动力、技术创新滞后制约产粮效率提升、粮食全产业链偏弱导致综合效益不高、配套支持不足制约产业规模扩大等难题。推进江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江西农业强省战略的有效抓手。为推进江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激发市场要素活力、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强配套支持等发展路径。


新质生产力赋能江西省蔬菜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现实挑战与提升路径
《老区建设 》 2025
摘要: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创新为主导、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进生产力,对推动蔬菜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江西省蔬菜加工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加工专用优质原料不足、加工科技设备水平整体偏低、头部蔬菜加工企业缺乏、蔬菜加工品牌建设滞后、产业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为此,应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优化产业整体布局,保障蔬菜加工专用优质原料的稳定供给;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蔬菜加工科技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因地制宜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培育壮大蔬菜加工各类主体;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扩大蔬菜加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完善蔬菜加工产业政策保障机制。


江西省现代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江西农业学报 》 2024
摘要:通过对江西省涉农科研单位、种业公司、涉农管理部门进行调研和访谈,总结了江西省现代种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省种业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仍存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不全、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种业企业竞争实力不强、种业监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培育壮大龙头种业企业、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力度、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种业监管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江西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江西省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果树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江西省水果产业已成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柱,对强化果农致富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江西省是我国柑橘优势产区,也是猕猴桃、梨、桃和葡萄等特色水果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生态气候条件优势.2022 年江西省水果总产量 749.38 万t,种植面积 43.87 万hm2,产量和面积分别占全国的 2.39%和 3.37%,单位面积产量仅为全国的 71.01%.为了充分厘清江西省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瓶颈,在明晰江西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江西省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促进江西省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产业研究院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以兴国县芦笋产业研究院为例
《江西农业学报 》 2024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以兴国县芦笋产业研究院为例,深入剖析了其建设目标、组织架构和平台建设,主要做法包括:对接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对接生产需求,推动科研成果深度转化;对接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对接农户需求,发挥企业联农惠农作用。最后,提出了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加快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促进芦笋三产深度融合,拓展芦笋品牌发展路径等对策建议。


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2024
摘要:当前,农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增强协同效应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基于此,文章在立足分析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江西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总体进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揭示了江西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江西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水平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江西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主要存在“农业科技产出水平不高、农业科研与生产融合不紧密、突出问题导向不鲜明、农业科研要素保障不足、农业科研力量比较分散和涉农企业创新主体长期缺位”等问题。建议采取持续稳定加大科研投入、科学精准做好科研立项、凝聚合力推动协同攻关、高效多赢做实成果转化和分类施策开展评价激励等举措来提升江西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水平,以加快推进江西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从政府角度研究邹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 2023
摘要:[目的]针对制约邹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其突破瓶颈,持续做大做强.[方法]结合当前邹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采用理论加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产业发展短板、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结果]邹城食用菌产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但其发展已经到达瓶颈期,产业布局分散,平台辐射有限;福利配套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产业链不完整,精深加工不足;品牌意识薄弱,"邹城蘑菇"作用发挥不足.[结论]邹城食用菌产业要进一步发展成为真正的大产业,就要加大集聚效应,创立产业联盟;加强平台建设,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提升产业发展人才吸引力;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提高食用菌产品竞争力;以科研开发为重点,突破菌种研发;打造蘑菇文化,做强"邹城蘑菇"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