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Asparagus stem blight(模糊匹配)
4条记录
芦笋茎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测定及条件优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芦笋茎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及测定条件,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7种常见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比较不同底物对3种主要酶的诱导作用,并从温度、时间、pH值等方面优化酶活性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7种细胞壁降解酶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的活性较高,其次是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olymethylgalacturonase,PMG)和β-1,4-内切葡聚糖酶(endo-β-1,4-glucanase,Cx),其他4种酶活性较低。在3种主要细胞壁降解酶中,Cx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作为底物的诱导效果较好,PG和PMG以1%柑橘果胶(pectin)作为底物的诱导效果较好。Cx的最佳反应温度是50℃,PG的最佳反应温度是50~60℃,PMG的最佳反应温度是60℃;Cx的最佳反应时间是50 min,PG和PMG的最佳反应时间是60 min;Cx和PG的最佳反应pH值是4.0,PMG的最佳反应pH值是8.0。

关键词: 芦笋 茎枯病菌 细胞壁降解酶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全雄新品种‘井冈111’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井冈111’是以‘Atlas’中的优良雌株‘AT3’为母本,以全雄品种‘Backlim’中两性株自交S1群体中的优良超雄株‘B25(04)-15’为父本育成的全雄一代杂种。生育期约280 d,平均高214 cm。笋粗细均匀,包头紧密,质地细嫩,口感好。鲜笋含水量93%,维生素C 0.21 mg·g-1,总糖(以葡萄糖计)2.83%,蛋白质2.12%,粗纤维0.60%,灰分0.57%。抗锈病和褐斑病,较耐枯病和根腐病,平均产量18 000 kg·hm-2,适宜作绿笋种植。

关键词: 芦笋 全雄 超雄株 杂交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重要真菌病害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是重要的功能型蔬菜,芦笋真菌病害是威胁其生产的主要瓶颈之一,主要包括枯病、根腐病、枯萎病、褐斑病等。其中枯病是危害芦笋生产的世界性病害,特别是在中国,已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笔者简述了枯病等芦笋重要真菌病害在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芦笋品种抗病性及病害关键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认为今后应加强病原菌的致病和芦笋的抗病分子机制研究,为开展芦笋枯病分子育种提供基础。

关键词: 芦笋 真菌病害 研究进展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芦笋茎枯病菌的逆境生理响应及致病性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摘要:本研究在江西省分离、纯化了3株芦笋茎枯病菌,ITS1-5.8S-ITS2分子分析表明其序列长度均为492bp,ITS区域遗传差异不显著。病原菌菌落生长、分生孢子形态、氧化和渗透逆境胁迫响应及致病性等方面的综合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江西省芦笋茎枯病的病原为拟点霉属天门冬拟点霉。在纯培养条件下,其分生孢子呈椭圆形(α型)、无色单孢、单核、内含0-2个油球。病原菌在马铃薯培养基(0.2×PDA)上的营养生长速率高于燕麦培养基(OA),但马铃薯培养基则更易出现分生孢子器。在氧化((H2O2)或渗透(NaCl)胁迫下,菌株表现出营养生长速率降低,且当H2O2或NaCl浓度分别高于7mmol/L或2.4mol/L时,菌丝停止生长。在利用分生孢子接种7d后,菌株均能导致芦笋出现典型性感病症状。

关键词: 芦笋 天门冬拟茎点霉 ITS分析 逆境胁迫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