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天门冬属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是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芦笋生产第一大国.但种子主要依赖进口,因此中国需要创新芦笋育种体系,提高国内品种的国际竞争力.遗传分析发现,芦笋的遗传变异小,品种内杂种优势弱,而种间杂种是利用杂种优势的重要手段,但芦笋所在的天门冬属经典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紊乱,限制了其种间杂交育种工作的开展.中国已发现31种该属植物,是芦笋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有效的遗传资源.本研究综述了该属植物的经典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下一步厘清该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开展芦笋种间强优势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少毛钝绥螨的生物学特性及rDNA ITS序列分析
《植物保护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少毛钝绥螨Proprioseiopsis asetus是在国内有分布的一种捕食螨,其研究尚不深入。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在25℃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少毛钝绥螨对芦笋蓟马1龄若虫、柑橘全爪螨低龄若螨、椭圆食粉螨1龄若螨和丝瓜花粉的食性。结果表明:少毛钝绥螨可以取食以上4种食物,其中对粉螨和芦笋蓟马的捕食量较大,对柑橘全爪螨捕食量较小。少毛钝绥螨及其近缘种的rDNA ITS序列在61~85、116~159、177~198、224~254、277~317、531~549、438~445 bp和580~594 bp等ITS区段存在差异性碱基。少毛钝绥螨及其近缘种分为两个组群。Proprioseiopsis、Neoseiulus、Amblyseius聚为一个组群(GroupⅠ),而Euseius单独聚为一个组群(GroupⅡ)。少毛钝绥螨与N.womersleyi和N.agrestis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少毛钝绥螨 生物学特性 rDNA ITS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芦笋枯萎病菌的鉴定及rDNA ITS序列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鉴定芦笋枯萎病致病菌并确定其分类地位,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区(rDNA ITS)序列比对方法,对该病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比较其与近缘真菌rDNA ITS序列的差异,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芦笋枯萎病的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天门冬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asparagi。芦笋枯萎病菌F.oxysporumf.sp.asparagi及其同属近缘种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和变红镰刀菌F.incarnatum的rDNA IT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序列在76~80、104~115、129~138、151~158、175~178、382~402、438~445和473~479bp等rDNA ITS区段上存在差异性碱基。芦笋枯萎病菌及其近缘真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6属真菌大致聚为2个组群2个亚群,芦笋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asparagi与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和变红镰刀菌F.incarnatum亲缘关系最近。
关键词: 芦笋枯萎病菌 rDNA ITS 序列比对 系统发育
芦笋茎枯病菌的鉴定及区域差异性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茎枯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为准确鉴定其致病菌和探明不同区域菌株的分化程度,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区(rDNA ITS)序列比对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比较五省份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ITS序列上的差异,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芦笋茎枯病的致病菌为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海南省菌株的菌丝生长较快,培养5天后的平均直径为8.5 cm;培养14天后,江西省菌株由白色变为淡绿色,其它各省菌株由白色变为灰白色,海南省菌株的菌落呈现同心轮纹状;福建省菌株产生的分生孢子器较多,平均60个/皿;五省菌株在1~238 bp和298~591 bp的ITS区段存在差异性碱基,其中河北省菌株的差异性碱基数最多;五省菌株大致聚为2个组群,河北省菌株单独聚为1个组群,其它省份菌株聚为1个组群,天门冬拟茎点霉P.asparagi与叶下珠生拟茎点霉P.phyllanthicola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菌 鉴定 rDNA ITS 系统发育 区域差异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