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otassium(模糊匹配)
6条记录
不同花生品种(系)钾素吸收及利用特性

花生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同一钾肥水平下,研究了15个花生品种(系)植株钾素吸收与利用相关指标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花生品种(系)营养体(根、茎和叶)、生殖体(果针和荚果)和整株浓度分别为12.42~20.01、7.32~10.17和9.24~13.89 g/kg,积累量分别为26.75~72.14、26.49~61.16和62.15~133.31kg/hm2,营养体浓度和积累量的变异幅度高于生殖体和整株。不同花生品种(系)分配系数、利用效率及干物质生产效率分别为40.32%~63.62%、36.28~76.47和72.60~108.97kg/kg。②花生荚果产量与生殖体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效率与分配系数、干物质生产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殖体浓度、整株浓度、营养体积累量和整株积累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③根据产量和利用效率平均值将供试品种(系)分为高产高效、高产低效、低产高效和低产低效四大类型,其中609、冀花5号、冀花6号和鲁花11四个品种(系)为高产高效型。试验结果可为花生高效品种选育及高产节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钾含量 钾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肥料用量对泉薯9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摘要: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N:0、60、120、180 kg/hm2;P2O5:0、45、90、135 kg/hm2;K2O:0、90、180、270 kg/hm2)对泉薯9号在红壤旱地上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甘薯营养生长和产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主茎长、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长、全株叶片数和甘薯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磷肥对甘薯营养生长影响较小,不同用量之间的甘薯营养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但磷肥对甘薯产量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呈抛物线形态。施在0~180 kg/hm2之间对甘薯营养生长的影响较小,当用量达270 kg/hm2时,则对甘薯营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钾肥有利于提高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甘薯产量呈直线增长趋势。

关键词: 用量 泉薯9号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红壤钾素在有机无机复合体中的分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土壤中的有机无机复合体是承载土壤养分的重要结构单元,土壤钾素含量的变化反映在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本研究选用始于1990年(祁阳)和1986年(进贤)的旱地红壤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交换性、非交换性、全在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分布的影响。【方法】祁阳和进贤试验点均选择不施肥(CK)化学氮、磷肥配施(NP)、NP基础上施用化学钾肥(NPK)及NPK基础上配施有机肥(NPKM)四个处理,采集0-2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通过Stokes定律计算各粒级复合体沉降速率,采用虹吸管法分离出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采用1.0 mol/L中性醋酸铵浸提土壤交换性,1.0 mol/L沸硝酸浸提土壤非交换性,氢氧化钠710℃提取土壤全钾离子浓度采用火焰光度计测定。【结果】两试验点土壤96.4%~98.9%的交换性、87.9%~96.7%的非交换性和95.1%~96.7%的全存在0~50μm粒级复合体中,尤其<2μm粒级复合体是三种形态钾素的主要贮存库76.3%~92.3%的交换性、45.8%~73.7%的非交换性和49.4%~70.6%的全集中在该粒级。两试验点NP处理与CK相比,<2μm粒级复合体中非交换性钾含量降低5.4~8.3 mg/kg.降低幅度为8.2%~16.3%。施钾肥主要改变<2 m粒级复合体中交换性和非交换性钾含量进贤NPK与NP处理相比分别增加36.7和9.5 mg/kg,增加幅度分别为64.5%和15.7%;而NPKM处理则较NP处理分别增加147.4和91.2 mg/kg增幅分别为258.9%和151.1%。祁阳NPK与NP处理相比,<2μm粒级复合体中交换性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分别增加52.9和20.3 mg/kg增加幅度分别为104.9%和47.6%;NPKM与NP处理相比分别增加219.5和41.3 mg/kg增幅分别为435.9%和96.9%。长期施肥对两试验点各粒级复合体中全钾含量的影响不大。<2、2~10及10~50μm粒级复合体三种形态钾素含量较高,是供给植物生长的主要源,其中<2μm粒级复合体中交换性、非交换性钾含量与产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2μm粒级复合体是土壤钾素的主要贮存库。在长期不施钾肥条件下土壤<2μm粒级复合体中交换性和非交换性钾含量降低,施有利于该粒级复合体中交换性和非交换性积累。旱地红壤<2、2~10及10~50μm粒级复合体钾素含量高且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植物钾素主要供源。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 有机无机复合体

氮、磷、、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指导当前生产条件下江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方法】2008—2009年在江西省设置12个田间试验,研究氮、磷、和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并对施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氮磷硼肥配施处理(NPKB)平均产量为2 015 kg.hm-2,与不施肥相比,NPKB、缺B(NPK)、缺P(NKB)、缺K(NPB)和缺N(PKB)分别增产1 121、839、758、746和249 kg.hm-2;NPKB配施处理下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有利于对N、P、K、B素的吸收利用;效益分析表明,NPKB配施效益达到5 449.5元/hm2,比不施肥增收2 231.1元/hm2,其次是缺B(NPK)、缺P(NKB)、缺K(NPB),分别比不施肥增收1 298.4、1 280.7和1 541.1元/hm2,而不施氮肥的处理减收206.1元/hm2。【结论】NPKB配施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是保证高效生产的技术关键。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交互作用下水稻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特征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钠交互作用下水稻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特征,为钠离子转运机制的分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日本晴水稻为材料,通过盆栽水培研究了钠交互作用下水稻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特征。[结果]高Na+显著抑制水稻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但盐胁迫下短时间的K+饥饿并不影响水稻的生长、根系的发育和根冠比。K+和Na+互相抑制吸收,且Na+在一定程度上有替代K+的作用。Ca2+在高钠处理的水稻体内含量有上升趋势,而Mg2+在地上部含量有下降趋势,在根系则差异不显著,K+的缺乏能促进Mg2+的吸收。盐胁迫能显著增加根系和地上部阳离子总数,但K+饥饿下地上部阳离子总数提高。高Na+显著降低氮的含量,K+只对地上部氮的累积影响较大,而磷则相反。各营养元素因不同处理而呈现不同的根冠分布。[结论]揭示了水稻在钠交互作用下体内吸收转运机制。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改善作物产品品质的效果

江西农业学报 1999

摘要:对水稻、纤维作物、豆科作物、油菜、瓜果、甘蔗等作物进行了施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施不仅增加产品产量,对改善作物产品品质也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钾肥 产品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