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Silicon(模糊匹配)
3条记录
土壤改良剂对中稻-再生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为中稻-再生稻增产与肥料高效利用以及稻田次生障碍阻控提供理论支撑。以准两优608(2016年)和晶两优华占(2017年)为试验材料,设施用过氧化钙(CaO_2)、施用生物石灰(Bi-CaO)、施用硅肥(SiO_2)、常规施肥(NPK)和不施肥(NF)5个处理。分别测定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增加中稻-再生稻系统产量,与常规施肥(NPK)相比较头季产量增幅达7.37%~17.78%,再生季可增产493.3~982.2 kg/hm~2。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有效穗数与头季结实率和穗粒数,且显著增强其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植株氮素吸收与积累,且后期以施用过氧化钙(CaO_2)效果最佳。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系统氮肥高效利用,与NPK相比较施用改良剂处理氮肥偏生产力(NPFP)、肥料氮贡献率(NCT)、氮肥农学利用率(AE_N)和氮素回收率(RE_N)均显著增加,其中NPFP和AE_N分别增加了2.92~7.53 kg/kg,4.76~7.53 kg/kg,NCT和RE_N分别增加6.32~9.65,34.40~46.11百分点;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降低了中稻-再生稻系统土壤氮素依存率(SNDR)及氮肥生理利用率(PE_N)。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可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增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综合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表现,施用过氧化钙(CaO_2)对中稻-再生稻促进作用最佳,其次是施用硅肥(SiO_2),均优于施用生物石灰(Bi-CaO)处理。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 土壤改良剂 过氧化钙 生物石灰 硅肥 氮肥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硒联合水分管理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特征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水稻叶面喷施硒溶液联合稻田不同水分管理对中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镉吸收转运特征的影响,在田间设置4种叶面喷施处理和2种水分管理交互的裂区试验,共8个处理:稻田常规水分管理下,叶面喷施去离子水(W1CK)、溶胶(W1Si)、亚硒酸钠溶液(W1Se)、硒等体积混合液(W1SS);孕穗后期稻田持续淹水管理下,叶面喷施去离子水(W2CK)、溶胶(W2Si)、亚硒酸钠溶液(W2Se)、硒等体积混合液(W2SS)。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溶液处理和孕穗后期淹水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均没有显著影响。常规水分管理下,与对照W1CK处理相比,W1Si和W1Se处理分别降低水稻糙米中镉含量的71.7%和61.9%(P<0.01),同时镉从水稻根到茎的转运系数分别降低27.4%和34.5%,从茎到叶的转运系数分别增加46.5%和55.3%。孕穗后期持续淹水管理下,W2CK处理与W1CK处理相比糙米镉含量降低57.5%(P<0.05),而叶面喷施硒溶液处理组与W2CK相比,糙米中镉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水稻叶面喷施硒溶液和孕穗后期稻田持续淹水,可以有效阻止镉在水稻体内的迁移,显著降低水稻糙米对镉的积累。叶面喷施硒联合稻田孕穗后期淹水管理对水稻糙米降镉效果未见协同效应。

关键词: 叶面喷施 水稻 水分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肥对早稻群体生产力和镉吸收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稻田Cd污染是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之一。为探讨稻米降镉技术,本试验以海藻液为肥料,系统研究了硅肥施用对早稻两优1号群体生产力和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海藻液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与CK相比,分蘖数和白根数分别增加了44.5%和22.6%,产量和实粒数分别增加了11.7%和5.4%。同时,喷施海藻液处理可以显著阻控稻谷和稻米的镉吸收量,与CK相比,海藻液处理中稻谷和稻米中Cd含量分别下降了27.6%和32.4%。

关键词: 硅肥 水稻 秧苗素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