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模糊匹配)
14条记录
杂交水稻新组合玮两优1273在邵武市烟后秋制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玮两优1273及其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在福建省邵武市烟后秋制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玮两优1273 烟后 秋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丰优101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丰优101系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天丰A与自育的强优恢复系R101配组育成的中熟杂交晚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耐肥抗倒等特点,2010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天丰优101双亲的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天丰优101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直播技术与实用操作规程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总结和分析了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直播技术及其实用操作规程,对缓解水稻制种过程中劳力短缺矛盾、降低制种成本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直播 操作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杂交晚籼新组合Ⅱ优7599的选育与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Ⅱ优7599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Ⅱ-32A与恢复系JR7599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最大的特点是剔除科恢752的配组感光性而能作晚稻种植,株型紧凑,形态清秀,剑叶挺直,呈瓦背状,抗倒,抗稻飞虱,产量高,米饭口感好。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文介绍了Ⅱ优759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晚籼 品种选育 Ⅱ-32A JR7599 Ⅱ优75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新组合丰优航98的选育与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丰优航98是用不育系丰源A与恢复系航98配组选育而成的晚稻中熟组合,具有稳产、高产、适应性广、抗性强、食味好等优点。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8~122 d,单产7560~8085 kg/hm2。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丰优航98 选育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新组合“跃丰202号”的选育与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摘要:跃丰202号是用不育系荣丰A与恢复系R99082配组选育成的籼粳交一季稻中熟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优点。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3-135d,单产9.75t/hm2左右,并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跃丰202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产业发展中的三大体系建设

江西农业学报 2005

摘要:作者认为中国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体系需在解决五大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包括实用不育系选育、双季稻区超级杂交稻组合选育、杂交水稻优质化、杂交水稻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育种、以及长江流域杂交早稻育种。健全杂交水稻种子管理体系,需要规范品种管理,推进国际合作和国际商贸。杂交水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强化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体系建设 育种技术 种子管理 技术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Ⅲ.三交中晚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3A和珍汕97A,4个杂合不育系菲A协青早B、中9A协青早B、金23A协青早B和珍汕97A协青早B,3个恢复系752、测647和优米2号,按8×3NCⅡ交配设计,对16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播始历期、穗长、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和剑叶宽等性状上,以加性效应占主导作用;而在株高、单株产量、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和剑叶角度等性状上,则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杂种的大多数农艺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比不育系大得多,所以三交中、晚稻应重视恢复系的选择。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播始历期、株高、剑叶宽、结实率、穗长、千粒重、剑叶长、有效穗数、粒长、粒形、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粒宽、单株产量、着粒密度、剑叶角度。

关键词: 三交 杂交水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晚稻新组合“先农10号”的选育和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05

摘要:“先农 10号”是用优质不育系“中 9A”与自育的强恢复系“R254”配组育成的晚籼中熟品种。该组合 2003 ~2004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026. 9kg/hm2;熟期、产量、抗性、米质均优于同类对照组合“汕优 46”,具有高产、稳产、株型适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二晚种植。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先农10号 选育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PSB RC72H”在菲律宾高产制种技术总结

江西农业学报 2003

摘要:根据近几年在菲律宾对"PSBRC72H"的制种实践,总结了其主要制种高产技术措施。

关键词: 杂交水稻 PSBRC72H 菲律宾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