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athogenicity(模糊匹配)
16条记录
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与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2023

摘要:芦笋因其营养价值高,并具有润肺、镇咳、祛痰、抑制肿瘤生长等药理功能,被称为“蔬菜之王”。然而,茎枯病的普遍发生,给芦笋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其是芦笋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一度被称为“芦笋癌症”,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与遗传多态性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从分类地位的历史演化、寄主范围、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的分类特征,明确了其学名为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而非天门冬茎点霉(Phoma asparagi);从菌落直径和菌丝干质量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不同菌株间生长速率的差异;从致病力测定和不同地理来源菌株的致病力比较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的致病性;从基于致病力的遗传多态性、基于rDNA ITS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和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遗传多态性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不同地理来源菌株的遗传多态性规律。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 天门冬拟茎点霉 分类地位 生长速率 致病性 遗传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是一种高致癌性反转录病毒,可引发髓性细胞性白血病及各种肿瘤性疾病,并产生免疫抑制,易继发细菌及其他病毒感染。长久以来,禽白血病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且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仅依靠禽白血病病毒的净化,仍不能有效控制禽白血病的流行和蔓延。本文主要阐述ALV-J病毒的感染、复制、致瘤及免疫抑制机制、宿主天然抗病毒过程及其分子机制,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 致病机理 免疫抑制 抗病毒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稻瘟病菌稻巨座壳致病性分化年度动态变化

菌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江西水稻种植区稻巨座壳菌(稻瘟病病菌)的年际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7个中国鉴别寄主与30个单基因鉴别品系两套鉴别寄主分别鉴定分析了2006–2018年间从江西37个水稻主要种植县市分离的1161个稻瘟病单孢菌的生理小种、致病力、致病类型与无毒基因型等.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稻瘟病菌可以分成7群49个生理小种,其中ZA、ZB、ZC群为优势种群,ZB13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18.00%,以毒性较强的强致病力菌株为主;江西稻瘟病菌在生理小种构成、优势小种、致病力年际变化方面均具有3–5年的周期性;江西历年稻瘟病菌的致病类型较为丰富且存在年度差异,菌株致病类型占各年度总菌株数的82.79%–98.21%,优势致病型菌株占当年总菌株的3.57%–5.77%;历年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个数为24–29个,其中Avr-Pizt、Avr-Piz5、Avr-Pik、Avr-Pik(C)在历年供试菌株中出现频率较高,说明与之相对应的抗瘟基因在江西抗病育种与抗性品种布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稻巨座壳菌(稻瘟病菌) 致病性 无毒基因 年际变化 鉴别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防治效果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江西省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防治的杀菌剂,采用菌落直径法和大田常规喷雾法,分别研究了8种化学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核病菌对戊唑醇、咪鲜胺、氟啶胺、多菌灵、啶酰菌胺、腐霉利和吡唑醚菌酯均表现出高度敏感,EC50在0.005~0.174μg/mL,对代森锰锌不敏感.田间防治效果表明,腐霉利、多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6.44%、82.48%、81.35%和77.40%.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化学杀菌剂 毒力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化学农药对柑桔粉虱和黑刺粉虱的室内毒力

中国南方果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2015年从赣州市柑桔科学研究所病虫试验园采集柑桔粉虱和黑刺粉虱1~2龄若虫和成虫,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新梢)法测定了5种化学农药对两种粉虱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农药(使用推荐浓度)药后5d对两种粉虱成虫的毒性较大,校正死亡率≥91%,且10%溴氰虫酰胺OD 3 000倍液、99%矿物油EC 250倍液及25%噻虫嗪WG 3 000倍液的毒性高于4.5%联苯菊酯EC 2 000倍液和10%烯啶虫胺AS 3 000倍液.从药后3 d统计所得的致死中浓度(LC50)来看,对两种粉虱1~2龄若虫毒力最高的为10%溴氰虫酰胺OD和10%烯啶虫胺AS,最低为99%矿物油EC,其余2种药剂毒力居中.5种农药(使用推荐浓度)对药后1和2 d柑桔粉虱和黑刺粉虱实验种群瞬时增长率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10%溴氰虫酰胺OD和10%烯啶虫胺AS是对柑桔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和成虫毒性较高的2种药剂.

关键词: 农药 柑桔粉虱 黑刺粉虱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稻瘟病生理小种致病力测定及1组水稻优质新种质的稻瘟病抗性表现及应用评估

江西农业学报 2018

摘要:对江西省主要稻瘟病生理小种的致病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对收集的26份水稻种质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江西省稻瘟病生理小种分为ZA、ZB、ZC、ZD、ZF、ZG共6群25个生理小种类型,稻瘟病菌群体以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主;7个水稻抗瘟基因Pi-k(C)、Pi-k、Pi-9(t)、Pi-z~5、Pi-1(1)、Pi-kp(C)和Pi-kp具有较高的抗性频率,均超过60%;26个种质对叶瘟都具有较好的抗性,但是对穗颈瘟都表现为感病,只有5个品种表现为中感;在13个产量较高且稻米外观品质较好的品种中,只有繁1405及繁1409的米质达到国家标准一级。

关键词: 江西 水稻 种质 稻瘟病 致病力 抗性 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细菌性条斑病菌的致病型划分和水稻抗性资源的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江西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的致病力分化水平和品种资源的抗病性,本研究利用IRBB5、IRBB14、IR24、IRBB4、IRBB21和金刚30等6个鉴别品种,将分离自江西6个稻区的129株Xoc菌株划分为C1~C9 9个致病型;发现仅C5对鉴别品种IRBB4、C7对鉴别品种IRBB21表现为强互作关系;不同稻区的Xoc优势种群呈现多样性。孕穗期抗性测定结果显示:124个籼稻品种中,对C2型菌株5-16表现为中抗的品种仅占8.06%,对C6型菌株08-3-2表现为抗的品种占14.5%;252个东乡野生稻单株中,1株单株(东113)对C2型菌株表现高抗,14个单株表现抗性。东乡野生稻苗期注射接种结果显示,苗期抗病性与孕穗期抗性呈显著相关性,但苗期抗病性普遍低于孕穗期抗性,仅东113表现为中抗。但东乡野生稻对于Xoc的抗病性明显强于栽培稻,从野生稻中寻找抗性资源将是培育抗病品种的理想途径之一。

关键词: 栽培稻 东乡野生稻 抗性鉴定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致病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苦瓜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苦瓜种质抗性的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离、纯化和鉴定江西省苦瓜枯萎病致病菌株,探讨适用于江西地区苦瓜苗期人工接种的抗性鉴定方法,对36个苦瓜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筛选高抗资源,以期为抗性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采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江西省苦瓜枯萎病病株茎基部分离、纯化了3株致病力较强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通过形态观测、致病力检测和rRNA-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苦瓜专化型(F.oxysporum f.sp.momdicae)。优化了适用于江西地区苦瓜苗期人工接种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浸根移栽法对36个苦瓜品种进行枯萎病抗性(Fusarium oxysporum f.sp.)鉴定,发现具有高抗枯萎病特性材料6份,抗病材料11份,中抗材料4份,高感材料9份。

关键词: 苦瓜 枯萎病 致病力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应用研究进展

江西科学 2015

摘要: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属鳞翅目(Lepidoptera),卷叶蛾科(Tortricid),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蛀果害虫,严重威胁了我国新疆、甘肃和宁夏等地的苹果主产区的生产安全。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ydia pomonella granulovirus,Cp GV)杀虫剂能够高效、专一的防治苹果蠹蛾种群的数量,在生物防治中起到了主要的控害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从侵染过程、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组特征)及防治、开发和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 致病性 生物杀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丽江新团黑谷的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中稻瘟病菌致病性的分化情况,将分离的100个单孢菌株分别接种到7个中国传统鉴别品种和30个抗瘟单基因品系上,根据接种品种的抗感反应确定稻瘟病菌的优势小种类型、生理小种组成、致病力及其所含无毒基因等信息,并与从同一地区其他寄主品种分离到的稻瘟病菌种群的致病性比较。结果表明:从丽江新团黑谷上分离的稻瘟病菌与从整个区域不同品种上分离的病菌致病性分化情况相似,其中从丽江新团黑谷分离的菌株各种群组成为小种ZA占85.00%、ZB占13.00%、ZC占2.00%,优势小种为ZA1、ZA5、ZB13,菌株平均毒性频率为83.33%;从其他寄主品种分离的菌株各种群组成为ZA占53.85%、ZB占38.46%、ZC占5.77%、ZD占1.92%;优势小种为ZA1、ZB15、ZB13,菌株平均毒性频率为78.01%。

关键词: 丽江新团黑谷 稻瘟病菌 致病性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