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农艺性状(模糊匹配)
36条记录
水稻淡白叶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测定及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对水稻淡白叶突变体及其他3份彩色稻在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及全生育期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成熟后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并对淡白叶突变体的应用推广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稻 淡白叶突变体 叶绿素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

大豆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指导鲜食春大豆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分析了2004-2017年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的14个重要农艺性状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性状的遗传变异十分丰富,变异系数为5.9%~33.49%,遗传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单株有效鲜荚数,而采青天数、标准二粒荚荚长和荚宽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小.随着年度的递进,鲜食春大豆的株型、鲜荚产量、口感、荚型性状获得了逐渐的改良.主成分分析表明,荚数与生育生长、鲜荚产量、株型、荚率、品尝品质和荚型因子是鲜食春大豆性状变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鲜荚产量与单株有效分枝数、百粒鲜重、单株鲜荚重、标准二粒荚荚长极显著正相关,与500 g标准荚数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余性状相关性不显著.A级口感率与采青天数、株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等性状极显著负相关.因此,鲜食春大豆品种选育时,应注重分枝多、粒大荚长而饱满的亲本组配及后代选择,协调荚型、株型和生育期的改良,从而选育出高产优质鲜食春大豆新品种.

关键词: 鲜食春大豆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青枯病严重度对芝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预测芝麻青枯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以茎秆病斑长度为指标确定成熟期芝麻青枯病严重度的分级标准,测定4个芝麻品种在不同青枯病严重度下的农艺性状指标、产量构成因子以及产量,建立单株蒴果数、单蒴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与青枯病严重度的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对芝麻青枯病严重度与单株产量损失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青枯病严重度上升,芝麻株高显著降低,空梢长度显著增长,始蒴高度显著增高;而芝麻单株蒴果数、单蒴粒数、千粒重均显著下降,其中芝麻单株蒴果数降低最显著,各级芝麻病株的单株蒴果数之间显著差异,且4个芝麻品种9级病株的单株蒴果数比0级病株降低71.24%~79.08%;各级病株的单株产量之间显著差异,4个芝麻品种的1、3、5、7和9级病株平均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2.56%、29.53%、54.01%、72.57%和81.98%;青枯病严重度与单株蒴果数、单蒴粒数、千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子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青枯病严重度x与产量损失率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5534+9.4132x(R~2=0.9867),说明青枯病严重度越高,损失率越大。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严重度 芝麻 农艺性状 产量构成因子 单株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演变

大豆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指导国家长江流域高产优质春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分析了2006-2017年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组12年间的品种试验数据,并通过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参试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其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化规律与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2年间90个参试品种有16个通过试验并申请国家审定;参试品种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品质性状的变异最小,其次是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最大;随着年度的递增,参试品种的生育天数、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现缓慢下降的总趋势,而产量、单株粒重、百粒重呈缓慢增加的总趋势,单株有效分枝数、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质与脂肪总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粒重、百粒重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生育天数、粗蛋白质含量负相关且达极显著及显著水平。因此,在长江流域春大豆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适当缩短生育天数和降低粗蛋白质含量,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春大豆 产量 品质 农艺性状 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再生稻套播油菜共生期对油菜植株性状及产量影响

土壤与作物 2017

摘要:为研究共生期对再生稻套播油菜性状及产量影响,设置油稻共生期0(T1)、3 d(T2)、5 d(T3)、7 d(T4)和10 d(T5)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1)油菜产量和共生期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y=-8.98x~2+93.817x+1 864.6,R~2=0.848),其中共生期为5 d时产量最高,达2 179.8 kg·hm~(-2);(2)油菜全苗期密度随着其与再生稻套播共生期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而蕾薹期、盛花期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苗体稳定后密度大小为T3>T2>T1>T4>T5;(3)共生期与一次有效分枝、分枝有效角果数、全株有效角果数、单株生物量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每角粒数和植株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相关不显著(p>0.05)。说明不同再生稻套播油菜共生期通过影响油菜植株密度、单株产量等相关指标进而影响油菜产量,因此适宜的共生期有利于油菜产量的构建。

关键词: 共生期 再生稻套播油菜 植株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个晚籼稻品种在红壤中的耐酸性鉴定及有关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摘要:为了研究水稻耐酸特性,选择9个已在江西省推广的晚籼稻品种,分别在填入了水稻土和酸性红壤的水池中种植,测定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考察了株高、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理指标存在差异。酸胁迫下CAT活性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OD活性无明显变化规律。MDA含量的变化与3种保护酶活性各自间均无明显关联,但可能受到它们的共同影响。酸胁迫下各品种农艺性状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异,POD活性、MDA含量与单株产量变异幅度显著相关,可以用于评价水稻耐酸特性。综合看来,天丰优6418、深优957和跃新2号为具有较强耐酸特性水稻品种。

关键词: 水稻 红壤 耐酸 酶活性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秆菌渣有机肥在黄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中国食用菌 2016

摘要:以芦笋秆菌渣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作为生物有机肥对黄瓜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芦笋秆菌渣经微生物菌剂堆制后有机质降解了4.43%,全磷(P2O5)、总钾(K2O)和总养分分别提高了约1倍、4倍和1.5倍;与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相比,该有机肥可有效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株高、单果长、单果粗和小区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同时,该有机肥表现出强劲的可持续肥效,可使黄瓜持续增产并能促进硒元素的富集;此外,施用该菌渣有机肥可改善黄瓜的脆度和外观,使其口感更佳和更具商品性。

关键词: 芦笋秆 菌渣 黄瓜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春大豆“天隆一号”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摘要:在2015年春播条件下,在江西省进贤县和东乡县开展了国审春大豆品种"天隆一号"播期与种植密度试验,试验设4个播期和4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春大豆品种"天隆一号"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均对春大豆"天隆一号"的农艺及产量性状产生影响;其中4月18日播种、种植密度5万株/亩的处理产量最高,高达159.5 kg/亩。在江西春播,春大豆"天隆一号"的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中旬,以5万株/亩种植密度的处理产量最高。

关键词: 春大豆 播期 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辣椒种间F_2和F_(2:3)两个群体进行其主要农艺性状QTL分析

园艺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材料‘V06C1720’为母本,灌木辣椒(C.frutescens)材料‘H101’为父本,建立包含180个单株的种间F2作图群体,应用SSR和SRAP标记技术构建了共278个标记位点的17个连锁群遗传图谱,图谱全长1 282.10 c M,标记平均间距为4.61 c M。利用QTLNetwork 2.0软件和F2、F2:3表型数据,对辣椒1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在第1、2、3、4、6、7、10、12、13、14、15和16连锁群上共检测到48个加性QTL和11对上位性QTL,可分别解释5.18%~40.33%和4.09%~13.56%的表型变异。变异率大于10.00%的主效加性QTL有33个,占总数的68.75%;来自灌木辣椒‘H101’的增效等位加性QTL位点有29个,占总数的60.42%。株高、主茎高、果长、果径、单果质量、果形和果实辣味等7个性状的9个加性QTL在两个群体中同时被检出,这些在不同环境及不同遗传背景下能够稳定存在的QTL可为辣椒农艺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QTL精细定位及克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辣椒 F2群体 F2:3群体 农艺性状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初花期干旱对甘蓝型油菜生理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初花期是油菜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为研究干旱对这一时期油菜的影响,在人工控水条件下(当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5%~50%时计为干旱胁迫开始,处理持续10d,然后复水;CK正常灌水,保持田间持水量在80%~85%),利用4个具有不同耐旱性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浔油8号、阳光2009、浙油50和华油杂13号,研究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10d后,耐旱性品种(浔油8号和阳光2009)的叶片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变幅不大,可溶性糖含量小幅下降,CAT酶活性小幅增加,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其中浔油8号和阳光2009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1倍和2.9倍)。相比之下,敏感性品种(浙油50和华油杂13号)的叶片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减少,MDA含量显著增加,CAT酶活性变幅不大,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但增幅小于耐旱品种。初花期干旱影响油菜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为敏感性品种的株高、一次分枝数、相对分枝高、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显著下降,而且降幅明显大于耐旱性品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