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黑芝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南昌地区中等肥力水平和秋种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黑芝麻赣芝9号的株高增加,最低结蒴部位升高,茎粗缩小,单株蒴果数减少。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间呈正相关关系。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
关键词:
黑芝麻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红壤旱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的黑芝麻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6个黑芝麻新品种(系)的生长势、抗逆性、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品质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S06和BS86的实际产量较高,比对照金黄麻增加46.6%和37.6%,差异显著;单株蒴果数(最低78.3)和单株产量(超过8.0 g)与对照差异显著;GS06和BS86的品质指标表现较好,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之和达到了72.73%和72.07%;BS86和GS06对枯萎病和茎点枯病的抗性较强,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2.0%和12.5%,茎点枯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3.6%和16.5%。初步认为适合江西红壤旱地种植的黑芝麻新品系为GS06和BS86,其产量潜力大。
关键词:
红壤旱地
黑芝麻
品种比较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赣芝9号是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地方品种"武宁黑芝麻"选育而成的黑芝麻新品种。该品种在3年品系比较、多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616.3 kg/hm2,比对照金黄麻平均增产27.18%,种子含油率为50.5%,蛋白质含量为19.7%。具有适应性广、耐旱、抗逆性较强、品质优等特性。
关键词:
黑芝麻
品种选育
赣芝9号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通过对芝麻免耕撒播、免耕条播的3种密度试验表明:免耕撒播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时能获得较高产量,且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纯收入达9912.5元/hm2,较对照增收54.58%。因此,免耕撒播具有轻便、省工、增产、增效的优点。
关键词:
黑芝麻
BW01
轻简栽培
效益
《农技服务
》
2009
摘要:介绍了优质黑芝麻新品种赣芝6号的品种特性和产量表现,并通过试验示范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黑芝麻
赣芝6号
栽培
《江西农业学报
》
2008
摘要:黑芝麻"BS09"是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用"余江黑芝麻"为母本、"武宁黑芝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黑芝麻新品种。该品种3年江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1092.45 kg/hm2,比黑芝麻对照增产30.71%,种子含油率50.10%,蛋白质含量20.00%。BS09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耐渍、耐旱、抗逆性较强、品质优等特性。
关键词:
黑芝麻
BS09
选育
《江西农业学报
》
2006
摘要:研究了黑芝麻两系杂种F1产量的超亲(父本)优势,其范围为-7.59%~61.22%,平均优势达31.05%,杂种F1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平均优势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蒴数>千粒重>每蒴粒数。杂种F1产量与果轴长度及产量构成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和生育期呈显著相关。亲子(杂种F1与父本)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则表现为单株有效蒴数>单株产量>千粒重>每蒴粒数。
关键词:
黑芝麻
杂种优势
雄性核不育系
产量构成性状
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