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烤烟农艺和经济性状与移栽期和氮肥关系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3个不同移栽期和2个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烤烟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分别增加各生育期烤烟叶长、叶宽、茎围和叶面积指数9%~12%、12%~15%、8%~12%和30%~47%,烤烟中上等烟叶比例、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28%、23%和24%。与5月5日移栽相比,推迟移栽期至5月15~25日有利于增加烤烟各生育前期叶长、叶宽、茎围和烤烟叶面积指数等农艺性状以及烤烟中上等烟叶比例、均价、产量产值等经济性状,而且以5月15日移栽效果最佳。


江西紫色土有效硼含量及对烤烟硼元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在江西紫色土烟区点采集土壤样与烟叶样进行检测,分析不同酸碱度紫色土有效硼含量特征及对烤烟硼元素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西紫色土有效硼含量较高,为2.04 mg/kg;不同酸碱度紫色土有效硼含量分布为碱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紫色土烤烟含硼量较高,平均含量为48.5 mg/kg,不同酸碱度紫色土烟叶含硼量分布为碱性紫色土烟叶>中性紫色土烟叶>酸性紫色土烟叶;不同酸碱度紫色土烤烟其不同叶位的烟叶含硼量分布为酸性与中性紫色土烤烟上部叶硼含量高于中、下部烟叶,但碱性紫色土烤烟中部叶硼含量低于上、下部叶。


烤烟基肥施用时间与氮肥利用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烤烟是一种氮素敏感型的品质作物,对氮素的需求非常严格。氮肥的合理施用不仅有利于提高烤烟对氮素养分的吸收利用,也有利于提高烤烟烟叶品质。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湖北省烤烟主产区研究了基肥在3个不同施用时间(烤烟烟苗移栽前0 d、15 d和30 d)对烤烟氮肥利用参数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烤烟地上部烟叶和茎秆中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含量均随着基肥施用时间的提前而表现出增加趋势。与移栽当天(0 d)施用基肥相比,提前15 d、30 d施用基肥,烤烟烟叶中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含量分别平均增加16.4%、22.6%和1.5%、8.7%;茎秆中则分别平均增加2.5%、12.7%和13.4%、33.9%。提前施用基肥有提高烤烟氮肥表观利用率的趋势,但是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烤烟烟苗移栽前15 d、30 d施用基肥显著降低烤烟地上部氮肥农学利用率(35.2%、37.4%)和生理利用率(35.4%、41.6%)(P<0.05)。另外,基肥施用时间与氮肥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表现出显著或者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氮肥农学利用率与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以及氮肥生理利用率与偏生产力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在烤烟烟苗移栽时适当提前基肥的施用时间(15~30 d)有利于提高烤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促进烟叶中干物质的累积。
关键词: 烤烟 基肥施用时间 氮肥利用 偏生产力 相关性分析


移栽时期与烤烟氮肥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移栽期(5月5日、15日和25日)对烤烟氮素的响应及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移栽期至5月15 25日,烤烟产量和地上部各器官(烟叶与茎秆)中含氮量分别平均显著增加5.1%6.1%和19.8%55.2%,而且其对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平均增加37.4%49.8%、30.4%54.8%、26.9%29.1%和2.9%5.7%。移栽期与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氮素依存率呈现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氮肥农学利用率与氮肥生理利用率和土壤氮素依存率以及氮肥生理利用率与土壤氮素依存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推迟移栽期至5月15 25日有利于提高氮素养分的增产能力。


不同类型紫色土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对烟叶钙镁分布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江西紫色土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对烟叶钙、镁含量分布的影响,于2009年在江西紫色土烟区点对点采集土样和烟样进行了化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紫色土交换性钙含量丰富但变异较大,交换性镁含量偏低且交换性钙、镁比值较大,导致烟叶含钙量变异较大且烟叶含镁量较低;烟叶含镁量为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碱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烤烟不同叶位烟叶含钙、镁量差异不大,但碱性与酸性紫色土烤烟均为上部烟叶含钙、镁量高于中下部叶;土壤交换性钙、镁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交换性钙、镁与土壤pH、有机质和氮、磷、钾、硫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交换性钙与微量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江西紫色土烤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查明江西紫色土上种植模式与浓香型烟叶质量的关系,以江西省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烤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增施氮肥后株高显著增高、烟叶显著增宽、叶长/宽显著减小、烟叶鲜重/干重显著提高。当施氮量≤142.5 kg/hm2时,株距越小烟叶越宽,烟株密植能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但当施氮量≥142.5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上等烟比例的提高;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叶长与叶宽的增加,同时显著提高上等烟比例;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株距为0.5 m时,烤烟产量与产值均最高。故建议今后紫色土烤烟种植模式为行距1.2 m,株距0.5 m、施氮量165 kg/hm2。


江西不同类型紫色土烤烟氮、磷、钾含量的规律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 》 2012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江西不同类型紫色土烤烟养分分布规律,2009年在紫色土烟区对点采集土样与烟叶样进行化验分析,得出结果如下:江西紫色土养分含量全氮0.78g/kg、全磷0.75g/kg、全钾17.7g/kg、碱解氮52.8mg/kg、有效磷14.4mg/kg、速效钾152.2mg/kg,土壤养分呈低氮、低磷、高钾的规律,紫色土烤烟中烟叶含钾量较高,但烟叶含磷量较低,今后紫色土烤烟种植应注意合理施用磷肥。在不同类型紫色土烤烟中,烟叶含氮量与含磷量都无显著性差异,但碱性紫色土更能促进烤烟对钾的吸收;不同叶位的烟叶含氮量与含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酸性与中性紫色土烤烟其不同叶位的烟叶含磷量均从下至上逐渐增高。


江西不同类型紫色土有效硫含量特征及其对烟叶硫分布规律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于2009年在江西紫色土烟区点对点采集土壤样与烟叶样进行化验,分析不同类型紫色土有效硫含量特征及对烟叶硫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西紫色土有效硫平均含量较高,为90.4 mg/kg,而紫色土烟叶的含硫量为4.0 g/kg;酸性紫色土有效硫含量较低,约为中性与碱性紫色土有效硫含量的1/2;烟叶含硫量依次是碱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碱性紫色土种植烤烟更有利于烟叶对硫的吸收。不同紫色土烤烟其不同叶位的含硫量分布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宁夏农林科技 》 2012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移栽大田20 d后的烤烟连续3次施用不同的生长调节剂。[结果]生长调节剂GA3、6-BA及两者的混合使用都能促进株高增长、顶叶开片,IAA不利于烤烟顶叶开片、提高株高、增加产质量,不能单独使用,但可与6-BA混合使用,可提高农艺性状和产质量,改善烟叶品质,6-BA单独使用不能提高烤烟产质量,但可与GA3混合使用农艺性状和产值较好。[结论]在烤烟生产过程中使用一定浓度的GA3、GA3+6-BA、IAA+6-BA,不仅能提高烟株田间农艺性状,对烤烟的经济性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烤烟产量、产值及氮肥利用率(~(15)N)与海拔高度和移栽期的关系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与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和移栽期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高海拔地区更有利于烤烟生育中、后期地上部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提高烤烟产量,但是降低了其产值;低海拔地区则更有利于烤烟地上部对肥料氮的吸收利用,比高海拔地区氮肥利用率提高38%。适当推迟移栽期至5月15—25日有利于烤烟各生育期地上部各部位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而且烤烟生育前、中期地上部中肥料氮比例平均增加0.8%~11%,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5%~11%和5%~8%。移栽期对生育中、后期烤烟氮肥利用率影响不显著,但推迟至5月25日移栽显著提高团棵期氮肥利用率62%。因此,选取低海拔地区及适当推迟移栽期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烤烟产值。
关键词: 烤烟 海拔高度 移栽期 产量和产值 氮肥利用率 15N示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