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微卫星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微卫星标记或称简单序列重复 ,它是由 1~ 6个核苷酸为重复单位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 ,相同座位上的重复序列由于重复次数的不同而造成序列长度的多态性。综述了微卫星标记的类型、特点及其在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灌浆成熟期气候因素对早籼稻米蛋白质及其4种组分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 2002
摘要:研究了灌浆成熟期气候因素对早籼稻米蛋白质及其 4种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灌浆成熟期日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对早籼稻米蛋白质及其 4种组分含量的影响较大 ,其中日平均气温是影响这 5个性状的主导因子。灌浆成熟期不同时段的温度对这 5个性状影响各不相同 ,灌浆成熟期间前、中期温度对蛋白质含量、清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影响大 ,灌浆成熟期间中、后期温度对球蛋白含量和醇溶蛋白含量影响大。灌浆成熟期温度时段分布对蛋白质及其 4种组分含量的影响因品种本身蛋白质含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应用水稻协青早 A/(协青早 B/密阳 4 6 ) F6、协青早 A/(珍汕 97B/密阳 4 6 ) F6及珍汕 97A/(珍汕 97B/密阳 4 6 ) F63套测交群体 ,开展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经典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 CMS的育性恢复表现为质量 -数量性状 ;不同遗传背景对水稻育性恢复的影响可能主要表现在微效 QTL的不同 ,当群体中协青早 B的成分被珍汕 97B取代后 ,群体中恢复基因的效应得到加强。
水稻空间诱变恢复杂种优势测定试验初报
《遗传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返回式科学卫星搭载水稻一明恢63、外七、湘哥和粳委北K15等纯系干各上子,由于空间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使窨诱变的品种均产生了变异,从诱变后代的突变体中选育出三系灿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的强恢复系明恢63无恢复能力的灿稻外七、湘哥和粳稻北K15.同时选出早熟强恢复系SP40098、具有育性恢复能力的SP40115、SP40037、SP50025等恢复系突变体,结果说明,空间诱变既可改良现有恢复系,又可创造新恢复系,具恢复能力的突变体能遗传重现.
关键词: 返回式卫星 空间诱变 突变体 恢复系 水稻 杂种优势
氮硫配施对水稻的效应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1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 ,早稻施硫和晚稻施氮均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 ,增产率分别达5 .1 %~ 9.9%和 32 .6%~ 38.5 % ,但早、晚稻施氮、硫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 ;晚稻施硫能明显增加株高 ,但在同时施氮的条件下 ,结实率会明显下降 ;增施氮肥和硫肥 ,均能明显提高水稻对氮、硫的吸收量 ;施用硫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 3.74~ 1 1 .4个百分点 ,施用氮肥可提高硫肥利用率 1 2 .8~ 35 .3个百分点 ;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 ,在水稻生产中以 1 2 0kg/hm2 氮与 30kg/hm2 硫配合施用的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