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有机肥(模糊匹配)
27条记录
食用菌菌渣有机肥中试与肥效试验

江西农业学报 2014

摘要:开展了茶树菇菌渣有机肥中试及菌渣有机肥肥效试验,研究了规模化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研究施用菌渣有机肥对脐橙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试生产的菌渣有机肥成品经检测含有有机质46%、全氮2.04%、全磷1.08%、全钾2.48%,pH值6.6,此外,蛔虫卵死亡率、大肠杆菌数以及汞、砷、镉、铅、铬含量等有害金属含量均达到有机肥料(NY 525—2012)的标准;施用菌渣有机肥比纯施复合肥显著提高了脐橙的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

关键词: 菌渣 有机肥 中试 肥效 脐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用猪粪对红壤酸度的改良效应

土壤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酸化严重限制了我国南方红壤区土壤的农业利用。本研究应用江西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长期猪粪养分淋失试验,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照处理:N 0 kg/hm2;低量有机肥:N150 kg/hm2;高量有机肥:N 600 kg/hm2;高量有机肥+石灰处理:有机肥N 600 kg/hm2+石灰3000 kg/(hm2.3a))长期施用对红壤酸度的改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9年高量有机肥施用中土壤pH值平均每年上升0.085个单位,而低量有机肥施用对土壤pH没有显著影响。有机肥长期施用增加了土壤盐基离子浓度,其中Ca、Mg增加幅度较大,使得长期施肥后土壤盐基以Ca为主,其次是Mg,而K、Na比例较低。长期有机肥施用有效降低了红壤旱地表层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尤其是对交换性铝含量的降低程度较大,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施肥4年后可基本消除铝毒。高量施肥基础上的石灰添加进一步提高了土壤pH值,加快了土壤酸度改良。红壤旱地猪粪施用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达到酸度改良效果的最低猪粪用量为Ca 162 kg/hm2。在施肥初期添加一次石灰,将土壤pH值迅速提高,然后通过有机肥对pH的稳定作用保持和逐步提高土壤pH,可在最短时间、用最少投入消除土壤酸害。

关键词: 有机肥 红壤 酸度改良 盐基离子 交换性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霉菌培养基废渣有机肥生物学效果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田间条件下,研究赤霉菌培养基废渣有机肥对水稻、茶树、脐橙、蔬菜和花卉生长、果实品质、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废渣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施,可以提高水稻、茶叶、脐橙、生菜、香豌豆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延长花期;(2)在等养分条件下,废渣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其土壤中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单纯化肥处理,对土壤pH值影响较小。

关键词: 废渣 有机肥 生物学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土壤矿质态氮是植物有效养分的重要来源,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是土壤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及作物养分吸收具有重要影响。试验通过盆栽的方法研究了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及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矿质态氮含量;小麦拔节至开花期,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矿质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化肥、纯有机肥和对照处理,其中以配施20%~30%有机肥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矿质态氮含量最高;收获期纯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矿质态氮含量略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可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生育盛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矿质态氮含量,更好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关键词: 有机肥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矿质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耕层土壤性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耕层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猪粪和粉碎秸秆作为2种不同有机肥源,均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值,增加总孔隙度和物理性粘粒含量;2种有机肥均能提高红壤旱地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的含量,而腐熟猪粪配施化肥处理的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显著高于纯施猪粪处理和纯施秸秆处理(P<0.05)。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是提高红壤肥力的基本途径;2种有机肥源均能提高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增加其活性,与纯施化肥处理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2种有机肥提高了红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而不同的有机肥源处理之间各种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有机肥 红壤旱地 肥力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 CSCD

摘要:通过4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早地耕层土壤肥力、微生物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有机肥均能提高红壤旱地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的含量,而腐熟猪粪配施化肥处理的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显著高于纯施猪粪处理和纯施秸秆处理(p<0.05)。有机一无机配合施用是提高红壤肥力的基本途径;2)2种有机肥源均能提高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氮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增加其活性,与纯施化肥处理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3)2种有机肥提高了红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而不同的有机肥源处理之间各种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有机肥 红壤旱地 肥力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有机肥料中水溶性碳的测定方法

中国测试技术 2007

摘要:论述了有机肥料中水溶性碳的测定方法,样品先经去离子水振荡浸提过滤处理,浸提液中的水溶性碳在加热条件下,用过量的重铬酸酸钾-硫酸溶液氧化水溶性有机碳,多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由消耗的重铬酸钾量按氧化校正系数计算出有机碳量。结果表明,此法回收率达96.1%~97.7%,变异系数为5.95%~7.4%。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有机肥 水溶性碳 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