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japonica(模糊匹配)
24条记录
越冬粳稻品种“东野一号”的选育

作物研究 2007

摘要:"东野一号"是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成的越冬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的强耐冷性来自东乡野生稻。1992年利用具有强耐冷性的东乡野生稻与栽培粳稻0298品种(02428/029)杂交,回交一次,收获大量BC1F2代种子,把种子播种在装有泥巴器皿中,在恒温箱30℃发芽至生长2叶1心,放在常温下练苗1~2d,再放入冰箱或生物培养箱内0℃低温处理72小时(可见器皿中的水结冰),移出放置常温下5d,其成活苗移栽到大田,成熟时分单株收获,编号挂牌,将收获株系在海南加代,其相应禾蔸在南昌自然越冬(南昌N28°41,′每年冬天出现0℃以下的下雪结冰天气),次年再入选能越冬的稻株。通过这种"双重低温加压"筛选方法的连续选择,于1998年选育成耐冷性强的"4913-1"稳定越冬株系,1999年进行株系比较试验,表现产量水平好,株叶形态好,后期落色好;2000年在本所进行品比试验,该品系比对照增产显著;2001-2003年在省内外进行多点试验示范,2003年12月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赣审稻2003027)。

关键词: 东野一号 粳稻 强耐冷 越冬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乡野生稻耐冷性的遗传改良初步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CSCD

摘要:以强耐冷优异种质资源———东乡野生稻为骨干亲本 ,采用“双重”低温加压筛选法对粳稻耐冷性进行遗传改良 ,取得了良好效果 ,育成的 491 3— 1粳稻品种 (品系 )其耐冷水平 ,在苗期 (二叶一心 )冰箱 0℃处理48h,完好无损 ;在南昌自然条件下越冬再生 3年 ,通过生产示范 ,产量、品质和抗性都得到了较理想的效果。并且育成了粳型三系不育系和两用系不育系 ,可以在南昌越冬 ,可望实现杂种优势固定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粳稻 强耐冷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势晚籼品种"923"的选育初报

江西农业学报 1999

摘要:用早熟亲本"莲塘早"抗性较好的"IR36"和优质稻"外3","涟选籼"进行复合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代选择育成优质晚籼品种"923",报道了"923"的选育经过,介绍了其主要性状表现,试种情况和栽培技术要点,对优势稻的育种提出了讨论意见.

关键词: 晚籼 水稻 籼稻 晚稻 优良品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稻花药培养力的遗传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1991

摘要:用5个籼稻品种(系)及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F_1进行花药培养,研究了不同基因型间培养力的差异及遗传。 花药培养力是一个可以遗传的特性,在不同基因型间有明显差异。出愈率,绿苗分化率和绿苗生产率的一般配合力方差,特殊配合力方差很显著,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较小,存在杂种优势和胞质效应。三个特性相比,绿苗生产率有最大的广义遗传力,但一般配合力方差的相对比重(GCa%)和狭义遗传力以出愈率最高。因此,在水稻花培育种中利用高培养力的亲本经合理配组是可能获得高频率绿苗的杂种。

关键词: 籼稻 花药培养力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