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词云
谢华安
简介:谢华安,农学家。男,汉族,1941年8月16日生于福建龙岩。1959年毕业于福建龙岩农业学校。1964年结业于福建农学院(函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1996年至今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福建农林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1997年至今兼任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2012年07月,应邀出任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首席“城市骄傲”形象大使。
专业领域:杂交水稻;;农产品推广;; 所在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 合作关系
谢华安,农学家。男,汉族,1941年8月16日生于福建龙岩。1959年毕业于福建龙岩农业学校。1964年结业于福建农学院(函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1996年至今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福建农林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1997年至今兼任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2012年07月,应邀出任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首席“城市骄傲”形象大使。
研究方向
所在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主要成就
谢华安研究员是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据农业部资料统计,至1996年累计推广8.6亿亩,4年全国区试结果亩增稻谷74.1公斤,累计增产稻谷637.36亿公斤,增收600多亿元。“汕优63”再生力特别强,实现了再生稻在我国农业生产上的突破,使再生稻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成为现实,仅1996年,“汕优63”再生稻就占全国再生稻总面积1100万亩的80%以上。培育出恢复系“明恢63”,全国以此配制的杂交水稻组合中,除“汕优63”外,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的有17个,至今已累计推广1.94亿亩。继“汕优63”后,又培育出通过国家、省、市品种审定的系列杂交水稻新组合10个,至今累计推广8314.24万亩。其中“汕优78”、“威优77”分别被国家科委列为“八五”和“九五”重中之重推广项目,正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1、培育成功"明恢63"获三明行署科技成果特等奖(第一位); 2、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63"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 3、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63的选育与利用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1998年); 4、杂交水稻新组合"V优63"(第一位,1991年)和杂交水稻早熟组合"V优77"(第二位,1991年)均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7"(第二位,1994年)获三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6、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8"获三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位,1986年); 7、杂交水稻组合"四汕优63"获三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位,1985年); 8、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2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位,1998年)。 9、从福建省农科院,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首的创新团队,在云南省文凤村培育的“宜优673”水稻百亩示范片,通过农业部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005.85公斤。 发表论文: 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杂交水稻中季繁殖制种技术》(1982年),《灿型杂交水稻汕优63及其恢复系明恢63的选育研究》(1987年),《杂交早稻威优77及其恢复系明恢77的选育研究》(1992年),《灿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1994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汕优63"Ⅰ培育的理论与实践》(1996年),《杂交水稻恢复系和强优组合选育进展》(1996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汕优63"Ⅱ主要农艺学与生物学特性》(1997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汕优63"Ⅲ光合特性与光的利用率》(1997年),《明恢63的选育与利用》(1998年)。 主要荣誉: 由于谢院长在杂交水稻领域的突出贡献,曾多次荣获从全国到省、市各级政府授予的科技先进工作者、标兵、双文明标兵及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以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中华农业科教奖、王丹萍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获得者,并且是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获得者。1999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
教育背景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与合作成果共1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