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行/株距比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和上部三叶的影响(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洪鑫 1 ; 刘仁根 1 ; 彭春瑞 1 ; 胡启锋 1 ; 雷享亮 1 ; 袁展汽 1 ; 肖运萍 1 ; 张结刚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超高产早晚稻;行/株距比;上部三叶;叶片形态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4 年 01 期

页码: 58-62+107

摘要: 于2011和2012年,采用裂区设计,以超高产早稻淦鑫203、中嘉早17和晚稻淦鑫688、五丰优T025为材料,在31.20万蔸/hm2密度下,研究了行/株距比(RS/IS)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和上部三叶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稻四品种产量均以RS/IS2.0处理(25.0 cm×12.8 cm)较高,每穗粒数均以RS/IS2.8处理(30.0 cm×10.7 cm)较多,千粒重均以RS/IS1.3处理(20.0 cm×16.0 cm)较重,而生物产量、氮素积累总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以RS/IS5.0处理(40.0 cm×8.0 cm)较低。早晚稻四品种的倒二叶基角和开张角以RS/IS5.0处理较大,以RS/IS2.0处理较小;倒二叶叶面积以RS/IS5.0处理较大,RS/IS1.3处理较小。

  • 相关文献

[1]行/株距比对超高产早稻产量和上部三叶的影响. 林洪鑫,彭春瑞,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汪瑞清. 2014

[2]行株距比对超高产晚稻产量和上部三叶的影响. 林洪鑫,袁展汽,彭春瑞,肖运萍,刘仁根,汪瑞清. 2014

[3]行/株距比对早晚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杨成春,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 2014

[4]栽插密度与施氮量对双季稻上部三叶叶长和叶角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彭春瑞,吴建富. 2010

[5]水稻上部三叶形态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