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对锐尖山香圆生长生理、药效成分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姬红利 1 ; 陶秀花 1 ; 虞金宝 2 ; 陈超 2 ; 罗云 1 ; 张洋 3 ; 李宝光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2.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3.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锐尖山香圆;微生物肥料;生长生理;产量;药效成分;土壤有机质;土壤酶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803-8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对锐尖山香圆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锐尖山香圆微生物肥料选择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锐尖山香圆提质增效的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1年生锐尖山香圆为试验材料,设叶面喷施(T1,1∶30;T2,1∶50;T3,1∶100)、灌根(T4,1∶100;T5,1∶200;T6,1∶300)、叶面喷施+灌根(T7,T1+T4;T8,T2+T5;T9,T3+T6)9个施肥处理,以同步等量施清水为对照(CK),比较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不同处理对锐尖山香圆生长生理指标、药效成分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可明显促进锐尖山香圆生长,除T9处理降低株高外,其余处理均可增加株高和单叶厚度,扩大单叶面积,提高折干率与药材干重;其中,T8处理显著增加株高19.5%(P<0.05,下同);T1处理显著增加干重73.4%、折干率31.7%、单叶厚度27.1%和单叶面积47.3%。从生理指标来看,T5处理可降低叶片各项生理指标,T7~T9处理也降低了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而T2处理对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最优,较CK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35.5%、可溶性蛋白含量60.0%、脯氨酸含量94.6%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82.7%,其次为T1和T4处理。从药效成分来看,T3处理的女贞苷含量和T1处理的野漆树苷含量最高,分别较CK增加59.4%和83.3%,其次为T5和T6处理。从土壤质量来看,除T3和T6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尤其是T2处理较CK显著提高有机质含量76.1%、脲酶活性12.3%、蔗糖酶活性483.3%、酸性磷酸酶活性18.7%,其次为T1和T5处理。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生长生理、药效成分和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同处理的综合排序为T1处理>T2处理>T4处理>T7处理>T6处理>T9处理>T5处理>T8处理>T3处理>CK。【结论】综合考虑锐尖山香圆形态指标、生理性状、产量及药效成分等,叶面喷施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的效果优于灌根,且叶面喷施浓度以低浓度(1∶30~1∶50)为宜,可有效促进锐尖山香圆生长、提高产量,同时增强抗性并提高药效。

  • 相关文献

[1]五种经济树种水浸提液对锐尖山香圆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周勇辉,郭崇炎,罗素梅,陶秀花,周蓉,刘淑媛,赖金莉,蔡继鸿,刘小平. 2023

[2]锐尖山香圆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刘小平,郭崇炎,周蓉,周勇辉,罗素梅,廖海红,陶秀花. 2022

[3]锐尖山香圆生物学特性及其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陶秀花,江军,罗惠文,李弟,罗永松. 2020

[4]我国水稻的肥料贡献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李亚贞,韩天富,曲潇琳,马常宝,都江雪,柳开楼,黄晶,刘淑军,刘立生,申哲,张会民. 2023

[5]鄱阳湖流域长期施肥下双季稻田的土壤基础地力. 柳开楼,韩天富,黄庆海,余喜初,李大明,马常宝,薛彦东,张会民. 2019

[6]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红壤性稻田残留氮在团聚体内分布的影响. 王静,唐刚,刘磊,付文涛,刘桃菊,曾勇军,陈金,黄山. 2022

[7]多年紫云英-双季稻下不同施肥水平对两类水稻土有机质及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 曹卫东,白金顺,聂军,徐昌旭,曾闹华,高嵩涓,王艳秋,志水胜好. 2016

[8]施加内生真菌对花生连作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王宏伟,王兴祥,吕立新,肖逸,戴传超. 2012

[9]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耕层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光荣,冯兆滨,刘秀梅,陈先茂,邹绍文,李祖章,周卫. 2009

[10]种植利用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珺穜,曹卫东,徐昌旭,刘佳. 2012

[11]稻田常用化学除草剂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生态影响的初步研究. 陈先茂,彭春瑞,关贤交,邓国强,叶永钢. 2009

[12]限制红壤旱地芝麻产量提高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探究. 吕丰娟,吕茹洁,汪瑞清,林洪鑫,张志华,魏林根,肖运萍. 2024

[13]豆蔻酸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尹玉玲,汤泳萍,谢启鑫,罗绍春,赵萍. 2017

[14]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光荣,冯兆滨,刘秀梅,陈先茂,邹绍文,李祖章,郑立平,周卫. 2009

[15]生物黑炭用量对赣东北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柳开楼,夏桂龙,李亚贞,余跑兰. 2015

[16]硅肥对早稻群体生产力和镉吸收的影响. 余跑兰,肖小军,陈燕,李亚贞,杨林,雷媛媛,柳开楼. 2015

[17]乙烯利催熟对谷林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郑伟,肖国滨,肖小军,李亚贞,陈明,刘小三,黄天宝,吴艳,叶川. 2017

[18]再生稻轻简化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胡志华,李大明,徐小林,黄庆海,柳开楼,胡惠文,叶会财,周利军,余喜初. 2017

[19]南方粳型超级稻不同方式超高产栽培的分蘖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郭振华,荆爱霞,李华,王永芳,於永杰,钱宗华,李杰,钱银飞,霍中洋,张洪程. 2012

[20]蜜桔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效应研究. 胡惠文,柳开楼,李大明,熊华荣,叶会财,胡志华,杨旭初.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