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兰香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粳稻;育种;南方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
ISSN: 1673-890X
年卷期: 2018 年 12 卷 18 期
页码: 180-181
摘要: 为了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粳稻生产是必要条件,"籼改粳"的推行,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是扩大我国粳稻的种植面积,从而有效提升我国粳稻的生产总量。当前,制约我国南方粳稻生产状况的原因主要有育种、栽培技术和地方政策等,其中育种是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目前南方粳稻育种的现状,简析了困局和原因,并提出了发展的方向和取得的成就。
- 相关文献
[1]南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研究. 魏玲玲. 2012
[2]我国主要低产水稻冷浸田养分障碍因子特征分析. 柴娟娟,廖敏,徐培智,解开治,徐昌绪,刘光荣,杨生茂. 2012
[3]“北粳南移”甬优8号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陈红萍,胡青峰,王记林,罗世友,邓伟,陈大洲,张昆. 2015
[4]粳稻垩白性状的QTL检测. 黎毛毛,徐磊,任军芳,曹桂兰,余丽琴,高熙宗,贺浩华,韩龙植. 2009
[5]江西晚稻“籼改粳”候选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评价. 兰波,杨迎青,孙强,胡建坤,黄瑞荣. 2016
[6]籼粳稻米食味品质差异的相关研究. 王晓玲,周治宝,余传元,雷建国,王智权,肖宇龙,李马忠. 2011
[7]黑龙江省部分育成粳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刘丹,王嘉宇,刘进,孙玉友,柴永山,魏才强,解忠,李洪亮,程杜娟,徐德海,冯章丽,陈温福. 2019
[8]江西省晚稻生产“籼改粳”的战略思考. 余丽琴,尹建华. 2016
[9]粳稻粒形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检测. 黎毛毛,徐磊,任军芳,曹桂兰,余丽琴,贺浩华,韩龙植,高熙宗. 2009
[10]东乡野生稻耐冷性的遗传改良初步研究. 陈大洲,肖叶青,皮勇华,邬文昌,胡兰香,罗世友,谢金水. 2003
[11]东乡野生稻与日本晴多态性标记的开发. 马小定,唐江红,张佳妮,崔迪,李慧,黎毛毛,韩龙植. 2019
[12]越冬粳稻品种“东野一号”的选育. 陈大洲,肖叶青,皮勇华,邬文昌,胡兰香,罗世友,吴小燕. 2007
[13]粳稻米碱消值的数量性状基因座检测. 黎毛毛,徐磊,任军芳,曹桂兰,余丽琴,贺浩华,韩龙植,高熙宗. 2010
[14]江西晚粳稻直播田间杂草防除对比试验. 王美清,张顺梁. 2017
[15]对杂交早稻育种技术和田间筛选工作的认识与体会. 陈春莲,曾小军,曹瑛,尹建华. 2012
[16]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余丽琴,钟梓璘,王记林,陈红萍,熊玉珍,邓伟,饶淑芳. 2009
[17]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及育种利用研究进展. 陈红萍,邓伟,付英,王记林,肖小勇. 2013
[18]早熟、耐迟播油菜新品种赣油105的选育. 邹小云,熊信果,黄杨. 2021
[19]我国主栽皱环球盖菇菌株遗传多样性及栽培特性. 陈绪涛,章炉军,孙鹏,胡文君,王瑞娟,张美彦,魏云辉,王洪秀,胡佳,熊泽亚. 2021
[20]水稻野生种质优异基因分子标记定位和利用的研究进展. 谢建坤,孔祥礼,包劲松,万勇.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籼粳亚种间育性位点分型及籼粳杂交稻育性位点模式研究
作者:陈明亮;曾细华;沈雨民;罗世友;胡兰香;熊文涛;熊焕金;吴小燕;肖叶青
关键词:亚种间育性位点;分型;籼粳杂交稻;育性位点模式
-
广谱抗稻瘟病水稻保持系赣香B的抗性遗传解析
作者:陈明亮;熊文涛;沈雨民;熊焕金;罗世友;吴小燕;胡兰香;肖叶青
关键词:稻瘟病;抗性;遗传解析
-
氮肥增效剂对水稻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帅鹏;杨宙;胡兰香;束爱萍;肖宇龙;孙明珠;何虎
关键词:氮肥增效剂;水稻;保护酶活性;产量
-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优质早籼常规稻'赣早优57'
作者:陈明亮;沈雨民;罗世友;熊焕金;吴小燕;胡兰香;熊文涛;肖叶青
关键词:早籼稻;优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
-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香型优质稻九香粘
作者:罗世友;胡兰香;熊焕金;吴小燕;陈明亮;邓伟;陈大洲;肖叶青
关键词:九香粘;香稻;优质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杂交稻新品种赣优671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陈若平;肖叶青;尤光熙;陈大洲;高代守;胡兰香;林建生;罗世友
关键词:杂交稻;赣优671;选育;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
抗稻瘟病不育系赣73A的选育及应用
作者:吴小燕;胡兰香;熊焕金;陈明亮;沈雨民;肖叶青
关键词:杂交水稻;不育系;赣73A;稻瘟病抗性;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