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减施20%化肥下绿肥翻压量对江西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磊 1 ; 徐昌旭 2 ; 刘佳 2 ; 李顺 1 ; 高嵩涓 1 ; 曹卫东 3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稻田;紫云英;翻压量;水稻产量;氮素利用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845-8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种植绿肥是实现化肥减施的重要措施,研究稻田系统中不同绿肥翻压量对土壤供氮及主作物水稻吸氮规律的影响,以期为江西双季稻区合理利用紫云英,提高水稻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位于江西双季稻区。在早稻氮磷钾肥用量减施20%条件下,设置冬种并翻压紫云英鲜草15000 (G1F80)、22500(G1.5F80)、30000 (G2F80)、37500 (G2.5F80) kg/hm~2,以及冬闲且水稻不施化肥对照(CK)、冬种紫云英水稻不施化肥(GM)和冬闲常规施肥(F100)共7个处理。分析了水稻产量、植株吸氮量、氮肥利用率,以及水稻生育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并分析了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植株吸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与F100相比,G1F80处理早稻产量显著增加11.64%;G2F80处理晚稻产量显著增加7.81%;G1F80、G1.5F80和G2F80处理双季稻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5.79%、5.38%和7.17%。其余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处理的产量相比F100均未降低。冬种紫云英配施80%化肥可显著提高早稻稻谷吸氮量、早稻当季氮肥利用率和早稻氮肥偏生产力,提高早稻和晚稻收获期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肥力水平。早稻孕穗期、早稻收获期和晚稻收获期,G2.5F80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F100处理,且为各处理中含量最高。从早稻孕穗期到早稻收获期,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处理氮素累积速率均为正值,水稻植株吸氮量增加,而冬闲常规施肥处理氮素累积速率为负值,水稻吸氮量降低。在水稻生育期,紫云英翻压量小于22500 kg/hm~2时,水稻植株吸氮量随翻压量增加而增加,而翻压量大于22500 kg/hm~2时,水稻植株吸氮量明显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对水稻产量和吸氮量的贡献率最大,对早稻产量和早稻吸氮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5.17%和40.16%,对晚稻产量和吸氮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1.22%和25.22%,对双季稻产量和吸氮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4.83%和27.86%。【结论】在减施常规量20%化肥条件下,种植翻压适量紫云英可提高早稻稻谷吸氮量,促进水稻增产。翻压高量紫云英有利于培育土壤碳库和氮库,提高土壤供氮能力。综合各项分析,在江西双季稻区紫云英翻压量为30000 kg/hm~2时效果最好。

  • 相关文献

[1]连续种植翻压紫云英减施化肥对江西早稻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赟,徐昌旭,周国朋,常单娜,高嵩涓,曹卫东. 2021

[2]种植利用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珺穜,曹卫东,徐昌旭,刘佳. 2012

[3]红壤旱地毛叶苕子不同翻压量下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刘佳,张杰,秦文婧,杨成春,谢杰,项兴佳,曹卫东,徐昌旭. 2016

[4]二月兰不同翻压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佳,张杰,徐昌旭,白金顺,曹卫东. 2014

[5]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在晚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钱银飞,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李思亮,左卫东,彭春瑞. 2010

[6]根部增氧模式对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胡志华,朱练峰,林育炯,张均华,胡继杰,禹盛苗,曹小闯,金千瑜. 2016

[7]节肥控污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钱银飞,陈先茂,许亚群,旷宗夏,谢亨旺,刘方平,王少华,才硕,彭春瑞. 2015

[8]纳米增效尿素不同用量对杂交中稻‘中浙优1号’生长发育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彭春瑞,刘光荣,邱才飞,邵彩虹,陈先茂,谢江,邓国强,杨震,马国辉,刘键,任天志. 2011

[9]溶解氧浓度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胡继杰,钟楚,胡志华,张均华,曹小闯,刘守坎,金千瑜,朱练峰. 2021

[10]秸秆覆盖旱作对稻田甲烷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大明,成艳红,刘满强,秦江涛,焦加国. 2012

[11]中亚热带稻田不同耕作栽培和施肥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柳开楼,李亚贞,秦江涛,夏桂龙,刘金花. 2015

[12]过氧化钙及硅钙肥改良潜育化稻田土壤的效果研究. 余喜初,李大明,黄庆海,柳开楼,叶会财,徐小林,胡惠文. 2015

[13]施肥对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秦厚国,叶正襄,黄荣华. 1991

[14]轻型栽培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根系特征的影响. 滕晓龙,邓伟明,孙毛毛,柳开楼,李亚贞. 2014

[15]基于Meta分析中国水稻产量对施肥的响应特征. 韩天富,马常宝,黄晶,柳开楼,薛彦东,李冬初,刘立生,张璐,刘淑军,张会民. 2019

[16]江西省水稻生产结构的年际波动特征与趋势分析 -基于水稻内部结构调整的视角. 余永琦,余艳锋,彭柳林,王长松. 2020

[17]垄作免耕影响冷浸田水稻产量及土壤温度和团聚体分布. 熊又升,徐祥玉,张志毅,王娟,袁家富,刘光荣,徐昌旭,毛创业. 2014

[18]土壤改良剂对鄱阳湖区潜育性稻田的改良作用研究. 侯红乾,冀建华,刘秀梅,刘益仁,董芳菲. 2016

[19]大球盖菇菌渣还田对水稻生长和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彭新红,陈绪涛,何虎,戴建成,胡佳,戴丹,孙鹏,王振,魏桢,魏云辉. 2023

[20]紫云英不同翻压时间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晚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钱国民,余瑞新,徐冬泰,苏全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