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双季稻品种在江西2种土壤类型稻田的产量及氮、磷肥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邱才飞 1 ; 彭春瑞 1 ; 邵彩虹 1 ; 钱银飞 1 ; 陈金 1 ; 关贤交 1 ;

作者机构: 1.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双季稻;土壤类型;氮肥利用效率;磷肥利用效率;产量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7 年 32 卷 02 期

页码: 60-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江西省大面积种植的10个早稻和1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冲积土和红壤土2种类型稻田种植,研究早、晚稻品种在正常施肥(NPK)、不施氮肥(PK)和不施磷肥(NK)3种处理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对土壤氮、磷素依存率和氮、磷肥贡献率的差异。结果显示,2种土壤上各水稻品种的产量总体上表现为冲积土>红壤土;早稻品种淦鑫203、先农29和晚稻品种新优752在2种土壤类型稻田同时具有高产和高氮、磷利用率特性,是较理想的品种;在施肥量上,双季稻品种在2类土壤稻田宜保持正常氮肥用量,但应适当减少磷肥用量,且冲积土稻田磷肥用量要少于红壤土稻田。

  • 相关文献

[1]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 吕伟生,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黄山,商庆银,谭雪明,李木英,胡水秀,曾研华. 2018

[2]江西双季稻不同品种搭配模式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陈先茂,张力红,陈金,关贤交,谢江,邓国强. 2021

[3]不同类型氮肥品种一次性基施对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的影响. 钱银飞,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谢江,邓国强,彭春瑞. 2015

[4]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 彭春瑞,涂田华,罗晓燕. 2013

[5]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刘增兵,束爱萍,刘光荣,李祖章,张文学,袁福生,胡启锋. 2018

[6]优化栽培模式提高双季稻产量. 钱银飞,曾勇军,陈金,谢江,吴玉成,杨小华,彭春瑞. 2020

[7]猪粪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钱银飞,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关贤交,陈金,谢江,邓国强,彭春瑞. 2019

[8]基于季节性降雨的双季稻生育后期干湿交替灌溉对稻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萍,邵彩虹,张红林,刘光荣. 2021

[9]不同育秧盘对机插双季稻株型与产量的影响. 叶春,李艳大,曹中盛,黄俊宝,孙滨峰,舒时富,吴罗发. 2020

[10]中国南方双季稻氮营养指数及产量估算模型研究. 贺志远,朱艳,李艳大,刘小军,曹强,曹卫星,汤亮. 2017

[11]江西省双季稻氮肥用量研究. 刘增兵,束爱萍,刘光荣,李祖章,袁福生,胡启锋. 2015

[12]缓/控释肥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和平衡的影响. 侯红乾,冀建华,刘益仁,黄永兰,冯兆滨,刘秀梅,胡兆平,韦礼和,王子君. 2018

[13]化肥减量配合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陈静蕊,秦文婧,王少先,夏文建,刘光荣,曹卫东,吕伟,徐昌旭,刘佳. 2019

[14]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汤雷雷,万开元,李祖章,陈防. 2011

[15]水稻氮磷肥料减施途径研究. 侯红乾,刘秀梅,刘光荣,黄永兰,杨俊诚,文石林,邵彩虹,程正新. 2011

[16]氮肥运筹对机插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秀斌,徐新朋,孙静文,梁国庆,刘光荣,周卫. 2016

[17]基于便携式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的江西双季稻氮肥调控研究. 李艳大,舒时富,陈立才,叶春,黄俊宝,孙滨峰,王康军,曹中盛. 2019

[18]双季稻机插育秧床土选择试验. 张结刚,张美良,王璠,潘晓华. 2016

[19]氮肥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秀斌,徐新朋,孙刚,孙静文,梁国庆,刘光荣,周卫. 2013

[20]机插双季稻育秧适宜播种量研究. 张结刚,王晓萍,张美良,潘晓华,吴斯骏,严志雁,张灿权,嵇素霞.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