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防微生物对植物病原线虫主要作用机制概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雪亮 1 ; 范琳娟 1 ; 吴彩云 1 ; 姚健 1 ; 康美花 1 ; 刘子荣 1 ; 彭德良 2 ; 姚英娟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线虫;微生物;生物防治;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2969-29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病原线虫是为害多种作物的病原微生物,给许多作物的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全球粮食和蔬菜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长期以来对植物病原线虫的防治依赖于化学农药,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亟需安全、绿色、高效的化学防治的替代策略。生防微生物对环境相对友好,是替代化学防治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种类与取食机制、不同种类微生物对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作用机制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综述了生防微生物对植物病原线虫的诱捕、寄生、产生拮抗物质、竞争资源和空间、诱导植物自身防御反应等主要作用机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一是实验室内筛选出的拮抗植物病原线虫生防菌株在田间环境中难免受到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而降低防治效果,在田间条件下应用生防菌株及相关产品的稳定性及高效性是今后的主要挑战之一;二是目前利用微生物研发的商用生物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产品只有少数被开发出来,登记注册的产品稀少,研发高效、稳定、成熟的生防菌剂相关产品并在市场上应用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微生物对病原线虫的作用机制复杂多样,各因素之间的互作关系也错综复杂,是今后利用微生物资源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 相关文献

[1]菜粉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黄荣华,周军,张顺良,曾小军,胡立勇,姚英娟. 2015

[2]芦笋及近缘种重要活性因子与主要功能研究进展. 张岳平,瞿华香,谢启鑫,赵萍,陈光宇. 2013

[3]木醋肥对雷竹林土壤性状的影响. 刘晓敏,章春琴,陶秀花,张馨之,史益敏,唐东芹. 2015

[4]镉污染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差异性分析. 周利军,林小兵,武琳,黄欠如,俞莹,张鸿燕,郭乃嘉,张云,刘晖. 2020

[5]微生物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毕文慧,姚健,刘学俊,陈庆敏,陈宇航,程媛媛,岳凤丽. 2017

[6]饲粮添加苜蓿黄酮对奶牛瘤胃菌群的影响. 占今舜,邬彩霞,刘明美,苏效双,詹康,赵国琦. 2017

[7]日粮中添加芦丁对湖羊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组成的影响. 王海波,占今舜,谷志勇,刘宇航,霍俊宏,赵生国. 2022

[8]养殖黑斑蛙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分析. 刘文舒,郭小泽,陈彦良,唐艳强,肖海红,李思明. 2021

[9]粗饲料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张吉鹍. 2011

[10]虎纹蛙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分析. 刘文舒,陈彦良,郭小泽,唐艳强,肖海红,李思明. 2020

[11]蜂花粉辐照灭菌的初步研究. 黄志勇,陈庆隆,曹丰生,陈志军,余玉萍. 2003

[12]稻鸭共育模式生产绿色大米技术. 彭春瑞,罗奇祥,谢金水,关贤交,涂田华,黎红志,李思亮. 2007

[13]植物内生菌对柑橘溃疡病的生物防治作用及应用前景. 金玲莉,匡全,王彦波. 2012

[14]5种生物药剂防治马铃薯主要病害田间药效试验. 徐雪亮,刘子荣,曾绍民,刘小娟,范会云,黄衍章,姚英娟,王奋山. 2020

[15]XF-1可湿性粉剂对白菜根肿病的田间防控效果. 黄蓉,胡建坤,黄瑞荣,兰波,郭丽虹. 2016

[16]蚜虫防治研究新进展. 过七根,周瑶敏. 2008

[17]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对江西南昌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 陈琼,陈红松,秦文婧,涂雪琴,郭建英. 2011

[18]植物性杀虫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姚英娟,倪文龙,杨长举,薛东,华红霞. 2008

[19]茄子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石博,方荣,胡建坤,周坤华,袁欣捷,吴茵,黄瑞荣,陈学军. 2016

[20]水稻套播油菜研究进展、问题及对策. 郑伟,肖国滨,陈明,肖小军,李亚贞,刘小三,黄天宝,吴艳,叶川.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