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晚稻早种栽培模式中水稻米质变化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延寿 1 ; 陈春莲 1 ; 尹建华 1 ; 熊运华 1 ; 黄永萍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晚稻早种;栽培模式;米质;变化特征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6 年 13 期

页码: 25+27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二晚品种在晚稻早种栽培模式中米质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粒长、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和碱消度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变化最大的是整精米率,粒长越长的品种作早稻种植,整精米率下降越厉害;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综合米质晚稻表现均优于早稻种植,对于反映外观品质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大多数品种早稻反而优于早稻。

  • 相关文献

[1]栽培模式对稻米品质特性的影响. 赵萍,刘洋,张玉烛. 2017

[2]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 彭春瑞,涂田华,罗晓燕. 2013

[3]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施对早稻影响的综合评价. 唐先干,徐昌旭,谢金水,袁福生,刘佳,刘光荣,李祖章. 2021

[4]不同穗肥氮比例对优质杂交晚稻泰优871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刘劲松,刘磊,陈金,张俊,张昆,陈国钧,曾勇军,黄山. 2021

[5]水稻品种8504的广亲和性及其利用价值. 卢诚,潘皓,钟家有. 1993

[6]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应用研究(英文). 彭春瑞,谢金水,邱才飞,钱银飞,关贤交,潘晓华. 2012

[7]南昌地区郁金香栽培模式研究. 宋小民,廖元柱,陈萍,李宝光,钱璐,陶秀花. 2016

[8]赣优系列苦瓜一年两茬栽培模式. 万新建,缪南生,郑旭,赵萍,熊德桃. 2010

[9]优化栽培模式提高双季稻产量. 钱银飞,曾勇军,陈金,谢江,吴玉成,杨小华,彭春瑞. 2020

[10]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林洪鑫,黄大山,熊多根,程飞虎,袁展汽,曹开蔚,黄雪花. 2012

[11]江西省双季稻"早籼晚粳"种植模式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研究. 乐丽红,黄梅梅,何虎,帅鹏,杨宙,邱在辉,肖宇龙,刘凯丽,蔡辉,杨红兰,何峰,胡雨,平先良. 2023

[12]双季超级稻“三高一保”栽培的产量形成特征研究. 彭春瑞,陈金,邱才飞,钱银飞,陈先茂,关贤交,邓国强,谢江,潘晓华. 2017

[13]752系列超高产杂交稻组合的选育研究与思考. 刘秋英,颜龙安,张晓波,蔡耀辉,颜满莲. 2002

[14]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群体检测水稻抗亚铁毒QTL. ^A万建林^B1%^A翟虎渠^B2%^A万建民^B3. 2004

[15]水稻抗稻瘟病不育系赣香A的选育及特征特性研究. 胡兰香. 2011

[16]利用SSR标记构建江西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库的研究. 黄永兰,万建林,余丽琴,王记林,芦明,熊玉珍,束爱萍,范志洁,黎毛毛. 2012

[17]长期施磷下稻田湿地土壤磷流失潜能和磷酸酶活性变化. 王少先,WANG Shao-xian. 2012

[18]水稻精确施肥技术及其应用. 李祖章,刘光荣,孙刚. 2007

[19]一次性施用包膜肥料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侯红乾,刘秀梅,黄永兰,刘光荣,郑立平. 2009

[20]基于株型的水稻冠层光合生产模拟. 李艳大,朱相成,汤亮,曹卫星,朱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