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国家区试鲜食夏大豆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朝森 1 ; 赵现伟 1 ; 王瑞珍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江西省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演变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2 年 44 卷 006 期

页码: 1218-12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指导鲜食夏大豆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分析了2006-2018年国家区试鲜食夏大豆13年的品种试验数据,研究了鲜食夏大豆品种14个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8年8个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在6.75%~38.67%之间,A级口感率的变异系数最大,标准二粒荚宽最小;参试品种的平均鲜荚产量为10468.9 kg·hm-2,较对照减产1.7%;随着年度的推进,鲜荚产量得到了提升,采青天数、株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鲜荚数有下降趋势,而多粒荚率、单株鲜荚重有上升趋势,百粒鲜重、标准二粒荚长和宽、标准荚率、A级口感率逐步提升.相关性分析表明,鲜荚产量与多粒荚率、单株鲜荚重、百粒鲜重、标准二粒荚长和宽、标准荚率极显著正相关,A级口感率与百粒鲜重、标准二粒荚长和宽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鲜食夏大豆性状变异的最主要因子是标准二粒荚长和宽、荚数、多粒荚率及株型因子,在鲜食夏大豆选育过程中应注重选择多粒荚多、荚长、荚大、粒大的品种进行组配,以提高鲜食夏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 相关文献

[1]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 赵朝森,赵现伟,杨中路,何艳琴,王瑞珍,曹小新,万辉,郭兵福. 2019

[2]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演变. 赵朝森,赵现伟,杨中路,何艳琴,王瑞珍,郭兵福. 2019

[3]控释肥不同配比对丘陵红壤花生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钟平,张昆,叶川,肖国滨,刘小三,肖小军. 2013

[4]5年间作和施氮对甜玉米和大豆产量、农艺性状的影响. 肖世豪,潘语卓,俞霞,陈忠平,颜廷献,周泉,梁效贵,杨文亭. 2023

[5]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春大豆“天隆一号”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赵朝森,王瑞珍,陶国华,赵现伟,熊文华. 2015

[6]不同行比配置对鲜食玉米-绿豆套种甘薯体系产量效益的影响. 肖富良,肖国滨,郑伟,肖小军,吕伟生,李亚贞,黄天宝,吴艳. 2021

[7]江西红壤旱地木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初步研究. 林洪鑫,袁展汽,刘仁根,肖运萍,汪瑞清,熊英,王霞. 2011

[8]赣芝14号在宜春的种植表现及其秋季高产栽培技术. 孙亮,颜小文,孙建. 2024

[9]野败籼型杂交晚稻稳产性和广适性的演变. 陈大洲,邓仁根. 1992

[10]乙烯利催熟对谷林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郑伟,肖国滨,肖小军,李亚贞,陈明,刘小三,黄天宝,吴艳,叶川. 2017

[11]不同种植方式对陆两优99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胡启锋,尹冬,李木英,吴建富,吴自明,黄山. 2012

[12]不同种植方式对五丰优T02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胡启锋,尹冬,李木英,吴建富,吴自明,黄山. 2012

[13]施用富硒肥对菠萝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邓鹏,黄荣华. 2022

[14]施用硫肥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王少先,刘光荣,缪南生,熊德桃,罗奇祥,夏文建,王萍,苏金平,范芳,李瑶,杨成春,秦文婧. 2012

[15]寒露风对双季晚稻品种产量构成和品质的影响. 林洪鑫,胡启锋,肖宇龙,余传源,何虎,黄国娟. 2016

[16]基于季节性降雨的双季稻生育后期干湿交替灌溉对稻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萍,邵彩虹,张红林,刘光荣. 2021

[17]不同类型甜瓜共砧品种嫁接对江西梨瓜的影响研究. 李国权,闫承璞,曹娜,朱方红,张新龙,张焕欣. 2024

[18]双季稻田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效果初探. 钱银飞,谢江,才硕,徐涛,万绍媛,邓海龙,彭春瑞. 2023

[19]江西不同生态区优质双季晚稻产量、品质及温光资源利用差异. 唐健,唐闯,郭保卫,张诚信,卫平洋,张洪程,陈恒,李雄,廖赟华,李秋保,余进,孙明珠,邵彩虹. 2019

[20]不同生物有机肥对赣南脐橙生理特性和主要性状的影响. 刘仁根,袁展汽,汪瑞清,肖运萍.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