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谢志坚 1 ; 涂书新 2 ; 徐昌旭 2 ; 刘光荣 3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3.;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关键词: 紫云英;单季稻;氮素;NH3挥发;羟胺还原酶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1576-15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紫云英还田对单季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以我国南方单季稻-紫云英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CK)、尿素单施(N)、尿素与紫云英配施(NM)3个处理,研究紫云英还田对南方单季稻田NH_3挥发动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N和NM的氨挥发通量在氮肥施用后第3天达到峰值(分别为10.8 kg·hm~(-2)·d-1和9.27 kg·hm~(-2)·d-1),之后迅速下降。在整个监测期间,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93.4 kg·hm~(-2)和79.8 kg·hm~(-2),分别占氮素施用量的25.7%和21.9%。田面水中铵态氮含量和pH值以及分蘖期土壤中羟胺还原酶活性与氨挥发速率或累积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与N相比,NM显著降低表面水中铵态氮含量以及水稻分蘖期土壤中羟胺还原酶活性(37.8%),最终显著降低外源氮素NH_3挥发累积量和挥发系数(14.6%和14.8%)。综上,NM可有效减少单季稻田外源氮素NH_3挥发损失,从而提高氮素养分利用率,降低氮素养分的环境风险。本研究结果为紫云英在缓解模式内氮肥气态损失,提高氮素当季利用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基肥时间和氮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15N)利用率的影响. 谢志坚,郭利,曹祥练,胡功军,张允政,涂书新,李进平,陈振国,许汝冰. 2009
[2]紫云英不同翻压时间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晚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钱国民,余瑞新,徐冬泰,苏全平. 2010
[3]化肥减量条件下不同施用方法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许政良,李水荣,苏全平,秦文婧. 2010
[4]等量紫云英条件下化肥用量对早稻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徐昌旭,谢志坚,许政良,苏全平,李水荣,秦文婧. 2010
[5]化肥与紫云英不同配比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徐昌旭,谢志坚,彭春瑞,王美清. 2010
[6]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施对早稻影响的综合评价. 唐先干,徐昌旭,谢金水,袁福生,刘佳,刘光荣,李祖章. 2021
[7]稻茬-紫云英联合还田对水稻土表层水可溶性碳氮的影响. 杨爽,刘佳,陈晓芬,秦文婧,陈静蕊,罗文文,孙鲁沅,耿明建,徐昌旭. 2022
[8]PEG胁迫下15份紫云英种质材料萌发期的抗旱性鉴定. 刘佳,徐昌旭,曹卫东,谢志坚,秦文婧. 2012
[9]红壤性稻田紫云英与化肥减施对早稻品质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唐先干,谢金水,徐昌旭,刘佳,袁福生,刘光荣,李祖章. 2021
[10]种植利用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珺穜,曹卫东,徐昌旭,刘佳. 2012
[11]赣紫2号的留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苏金平,刘成鹏,徐昌旭,范芳. 2011
[12]紫云英长期还田对稻田土壤DOM和Cd形态影响研究. 谢杰,陈院华,徐昌旭,杨涛,李建国,董爱琴. 2024
[13]不同剂量苄·丁和二氯喹啉酸对紫云英生长环境及其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刘光荣,曹卫东. 2014
[14]化肥减施对紫云英还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增强,张贤,王建红,曹凯,徐昌旭,曹卫东. 2019
[15]多年冬种紫云英对两种典型双季稻田土壤肥力及硝化特征的影响. 高嵩涓,曹卫东,李景环,聂军,徐昌旭,白金顺,曾闹华,周国朋. 2017
[16]翻压等量紫云英条件下不同化肥用量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许政良,苏全平,李水荣,秦文婧. 2011
[17]赣北地区稻-稻-紫云英轮作体系减施化肥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常单娜,王慧,周国朋,高嵩涓,刘佳,徐昌旭,曹卫东. 2023
[18]紫云英和石灰配施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董爱琴,陈院华,杨涛,徐昌旭,程丽群,谢杰. 2024
[19]丘陵旱地红壤上施用硼、锌和钼肥对紫云英种子产量的影响. 黄庆海,徐小林,徐昌旭,余喜初,李大明,叶会财,陈明,王赛莲. 2013
[20]翻压绿肥后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徐昌旭,谢志坚,曹卫东,许政良,苏全平,李水荣,王云,秦文婧.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设施菜地养分累积现状及氮磷流失特征
作者:杨涛;陈院华;陈锋;徐昌旭;庄艳华;涂香明;陈静蕊
关键词:设施菜地;种植年限;养分累积;氮磷流失;污染风险
-
资源获取型和保守型根系性状的绿肥作物对红壤旱地土壤质量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李桂龙;秦文婧;陈晓芬;万里;陈先茂;彭春瑞;徐昌旭;吴萌;刘明;刘佳
关键词:绿肥作物;根系特征;资源获取型;资源保守型;物种丰富度;网络复杂性;网络稳定性
-
紫云英长期还田对稻田土壤DOM和Cd形态影响研究
作者:谢杰;陈院华;徐昌旭;杨涛;李建国;董爱琴
关键词:紫云英;长期还田;水溶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Cd形态
-
紫云英和石灰配施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作者:董爱琴;陈院华;杨涛;徐昌旭;程丽群;谢杰
关键词:水稻;镉;根表铁膜;紫云英;石灰
-
紫云英异地还田的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研究
作者:冯含笑;曹卫东;徐昌旭;曹凯;张贤;徐静;斯林林;王佳宇;王建红
关键词:紫云英;化肥;水稻产量;肥料水稻增产率;紫云英化肥替代率;肥料比较效益
-
江西红壤绿肥季施用磷矿粉的磷素效应
作者:吕帅磊;常单娜;周国朋;刘蕊;赵鑫;刘佳;徐昌旭;曹卫东
关键词:绿肥;磷矿粉;水稻产量;水稻磷素吸收
-
头季留桩高度对'甬优4949'水稻腋芽萌发及再生季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邵彩虹;熊丽;伍先群;陈鸿飞;邱才飞;林席跃;林文雄;习敏;陈雄飞;刘木华;刘光荣
关键词:再生稻;留桩高度;腋芽;内源激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