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卫东 1 ; 白金顺 1 ; 聂军 2 ; 徐昌旭 3 ; 曾闹华 1 ; 高嵩涓 1 ; 王艳秋 1 ; 志水胜好 4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2.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3.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4.鹿儿岛大学农学部
关键词: 紫云英;水稻;化肥;土壤有机质;可溶性有机质;光谱学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6 年 49 卷 21 期
页码: 4096-4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不同水稻土多年冬种紫云英配施化肥的培肥效应。【方法】在湖南紫潮泥、江西黄泥田双季稻区设置了连续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冬闲(CK)、紫云英(MV)、紫云英+40%化肥(MV+40F)、紫云英+60%化肥(MV+60F)、紫云英+80%化肥(MV+80F)、紫云英+全量100%化肥(MV+100F)、单施全量100%化肥(100F)共7个处理的稻田土壤有机质(OM)、可溶性有机质(DOM)含量及其光谱学特性。【结果】湖南紫潮泥土壤OM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DOM的荧光吸光强度明显高于江西黄泥田,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值则相反。土壤OM在两地均表现为MV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多数处理(黄泥田MV+100F处理除外);同100F相比,MV+100F处理降低了湖南紫潮泥、但增加了江西黄泥田的土壤有机质;而绿肥种植体系下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绿肥对两类土壤OM的贡献降低。种植绿肥配施80%—100%化肥,土壤DOC含量较100F高(黄泥田MV+100F除外),但单种绿肥(MV)以及绿肥配施40%—60%化肥对两地土壤DOC影响不尽一致。单种植绿肥能够降低两类土壤DOC/SOC,其中,在江西黄泥田上显著低于100F处理;两类土壤上种植翻压绿肥,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土壤DOC/SOC随之增加(黄泥田MV+100F除外),表明配施化肥量越高其活化土壤碳库的作用越强。种植绿肥较100F能够有效降低土壤DON含量(黄泥田MV+100F处理除外),且在湖南紫潮泥上更为显著。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绿肥及绿肥配施40%—60%化肥下,两类土壤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值较100F低,且E250/E365值随配施化肥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土壤DOM分子量增大,分子结构越稳定。荧光光谱分析发现,两类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均以类富里酸为主;与100F相比,单种绿肥(MV)以及绿肥配施化肥(黄泥田配施40%—60%化肥)能够增加土壤DOM的荧光强度,降低DOM的腐殖化指数(HIX)。【结论】种植紫云英能有效促进稻田土壤有机质积累,配施化肥降低紫云英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贡献。绿肥配施化肥能够提高土壤碳库活性,并且增加可溶性有机质的分子量及腐殖化程度,进一步解释了配施化肥降低紫云英对土壤碳库贡献。
- 相关文献
[1]翻压等量紫云英条件下不同化肥用量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许政良,苏全平,李水荣,秦文婧. 2011
[2]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施对早稻影响的综合评价. 唐先干,徐昌旭,谢金水,袁福生,刘佳,刘光荣,李祖章. 2021
[3]化肥减量条件下不同施用方法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许政良,李水荣,苏全平,秦文婧. 2010
[4]化肥与紫云英不同配比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徐昌旭,谢志坚,彭春瑞,王美清. 2010
[5]紫云英和石灰配施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董爱琴,陈院华,杨涛,徐昌旭,程丽群,谢杰. 2024
[6]翻压绿肥后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徐昌旭,谢志坚,曹卫东,许政良,苏全平,李水荣,王云,秦文婧. 2011
[7]不同化肥施用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效应的研究. 苏金平,管珊红,袁福生,徐昌旭,刘光荣. 2014
[8]我国水稻的肥料贡献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李亚贞,韩天富,曲潇琳,马常宝,都江雪,柳开楼,黄晶,刘淑军,刘立生,申哲,张会民. 2023
[9]活性生物增产降解剂对锐尖山香圆生长生理、药效成分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姬红利,陶秀花,虞金宝,陈超,罗云,张洋,李宝光. 2022
[10]鄱阳湖流域长期施肥下双季稻田的土壤基础地力. 柳开楼,韩天富,黄庆海,余喜初,李大明,马常宝,薛彦东,张会民. 2019
[11]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红壤性稻田残留氮在团聚体内分布的影响. 王静,唐刚,刘磊,付文涛,刘桃菊,曾勇军,陈金,黄山. 2022
[12]紫云英不同翻压时间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晚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谢志坚,徐昌旭,钱国民,余瑞新,徐冬泰,苏全平. 2010
[13]等量紫云英条件下化肥用量对早稻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徐昌旭,谢志坚,许政良,苏全平,李水荣,秦文婧. 2010
[14]稻茬-紫云英联合还田对水稻土表层水可溶性碳氮的影响. 杨爽,刘佳,陈晓芬,秦文婧,陈静蕊,罗文文,孙鲁沅,耿明建,徐昌旭. 2022
[15]PEG胁迫下15份紫云英种质材料萌发期的抗旱性鉴定. 刘佳,徐昌旭,曹卫东,谢志坚,秦文婧. 2012
[16]红壤性稻田紫云英与化肥减施对早稻品质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唐先干,谢金水,徐昌旭,刘佳,袁福生,刘光荣,李祖章. 2021
[17]种植利用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珺穜,曹卫东,徐昌旭,刘佳. 2012
[18]赣紫2号的留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苏金平,刘成鹏,徐昌旭,范芳. 2011
[19]紫云英长期还田对稻田土壤DOM和Cd形态影响研究. 谢杰,陈院华,徐昌旭,杨涛,李建国,董爱琴. 2024
[20]紫云英还田对单季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谢志坚,涂书新,徐昌旭,刘光荣.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紫云英长期还田对稻田土壤DOM和Cd形态影响研究
作者:谢杰;陈院华;徐昌旭;杨涛;李建国;董爱琴
关键词:紫云英;长期还田;水溶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Cd形态
-
紫云英和石灰配施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作者:董爱琴;陈院华;杨涛;徐昌旭;程丽群;谢杰
关键词:水稻;镉;根表铁膜;紫云英;石灰
-
赣北地区稻-稻-紫云英轮作体系减施化肥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作者:常单娜;王慧;周国朋;高嵩涓;刘佳;徐昌旭;曹卫东
关键词:紫云英;双季稻;减肥;氮素吸收;土壤供氮能力
-
施用金属盐对土壤养分和水稻Cd吸收的影响研究
作者:董爱琴;陈院华;杨涛;李建国;彭志平;徐昌旭;程新田;梁文生;谢杰
关键词:金属盐;拮抗;有效态;镉;水稻
-
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田氮磷流失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分析
作者:杨涛;王玉清;吴火亮;俞莹;陈静蕊;陈晓芬;秦文婧;刘佳;徐昌旭
关键词:鄱阳湖平原;双季稻;氮磷流失;季节分布;污染风险
-
稻茬-紫云英联合还田对水稻土表层水可溶性碳氮的影响
作者:杨爽;刘佳;陈晓芬;秦文婧;陈静蕊;罗文文;孙鲁沅;耿明建;徐昌旭
关键词:稻茬;紫云英;联合还田;表层水;可溶性碳氮
-
不同碳氮比猪粪沼渣堆肥及其产品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雷仁清;秦文婧;刘佳;陈静蕊;徐昌旭;万里平;龚贵金;陈晓芬
关键词:猪粪沼渣;碳氮比;堆肥;水稻;种子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