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小林 1 ; 黄庆海 1 ; 李大明 1 ; 余喜初 1 ; 周利军 1 ; 柳开楼 1 ; 叶会财 1 ; 胡惠文 1 ; 徐昌旭 2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肥田萝卜;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5 年 30 期
页码: 68-69
摘要: 文章介绍了肥田萝卜新品种赣肥萝1号选育经过、选育结果,并从播种、施肥、除草松土、病虫草害防治、翻压收种等方面介绍了赣肥萝1号的配套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甘薯新品种赣薯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兰孟焦,吴问胜,潘皓,黄水金,侯隆英. 2017
[2]杂交稻新组合“跃丰202号”的选育与应用. 颜满莲,梁木根,蔡耀辉,李名迪,毛凌华,王丽仙,付英. 2007
[3]杂交稻新品种赣优671的选育与应用. 陈若平,肖叶青,尤光熙,陈大洲,高代守,胡兰香,林建生,罗世友. 2019
[4]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赣油杂1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辛佳佳,孙明珠,张群,欧阳凤仔,胡森涛,汤洁. 2024
[5]早熟春大豆新品种赣豆9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赵现伟,赵朝森,王瑞珍,郭兵福. 2019
[6]烘烤加工型花生新品种赣花7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闵华,谢为民,付晓记,熊慧薇,冯健雄. 2014
[7]高蛋白花生新品种福花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唐兆秀,邹晓芬,徐日荣,蓝新隆. 2012
[8]优质高产杂交晚稻“中优329”的选育与应用. 曹丰生,刘建华,杨素芬,杨水莲,曾兴平,陈红萍. 2007
[9]杂交稻新组合丰优航98的选育与应用. 付江凡,黎毛毛,彭从胜,周炳炎,陈竹林,陈武,芦明. 2009
[10]优质两系杂交油菜“赣油杂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宋来强,邹晓芬,张建模,熊任香,戴兴临,程春明. 2006
[11]春大豆新品种赣豆10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赵现伟,王瑞珍,赵朝森,郭兵福. 2018
[12]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赣花8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邹晓芬,宋来强,张建模,邹小云,陈志才,陈忠平,陈伦林,李书宇. 2012
[13]Guan溪蜜柚5―4―1优良单株的选育研究. 胡正月,钟德芬. 2000
[14]优质超级杂交晚稻新组合五丰优T025的选育与应用. 贺浩华,傅军如,彭小松,朱昌兰,贺晓鹏,陈小荣,欧阳林娟,边建民,胡丽芳. 2013
[15]兴国甜橙3-5选育研究. 周超华,黄冬华,肖剑雄,张继辉,曾广均. 2009
[16]优质香稻莲香早的选育与应用. 邱兵余,熊玉,熊焕华,周学良,曹景生,熊玉珍. 2009
[17]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038. 肖长明,余秋平,张少虎,陈盾,张友合,秦永斌. 2012
[18]晚稻优质组合中9优3385的选育与应用. 杨平,邹国兴,彭志勤,陈春莲,黄永萍,吴延寿,尹建华,舒金贵. 2010
[19]杂交晚籼新组合佳优1251的选育与应用. 李瑶,左科生,颜满莲,熊焕金. 2009
[20]优势晚籼品种"923"的选育初报. 涂英文.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粉葛对镉、砷和铅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潜力
作者:林小兵;何检荣;吴多基;尧娟;周利军;彭君;王斌强;何绍浪;黄尚书;武琳;吴建富
关键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粉葛;土壤重金属移除率;富集特征;修复潜力
-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江西早籼-晚粳模式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李大明;胡志华;胡丹丹;徐小林;宋惠洁;柳开楼;吴艳;吴成彧;余喜初
关键词:养分专家推荐施肥;早籼晚粳;早籼晚籼;养分吸收
-
设施菜地养分累积现状及氮磷流失特征
作者:杨涛;陈院华;陈锋;徐昌旭;庄艳华;涂香明;陈静蕊
关键词:设施菜地;种植年限;养分累积;氮磷流失;污染风险
-
资源获取型和保守型根系性状的绿肥作物对红壤旱地土壤质量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李桂龙;秦文婧;陈晓芬;万里;陈先茂;彭春瑞;徐昌旭;吴萌;刘明;刘佳
关键词:绿肥作物;根系特征;资源获取型;资源保守型;物种丰富度;网络复杂性;网络稳定性
-
镉胁迫对粉葛幼苗生长、生理特性及镉富集的影响
作者:林小兵;周利军;吴多基;尧娟;王斌强;何绍浪;黄尚书;武琳;黄欠如;吴建富
关键词:镉胁迫;粉葛;生理特性;过氧化物酶;富集特征
-
紫云英长期还田对稻田土壤DOM和Cd形态影响研究
作者:谢杰;陈院华;徐昌旭;杨涛;李建国;董爱琴
关键词:紫云英;长期还田;水溶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Cd形态
-
不同磷肥用量下红壤区早稻季产量与田面水磷素动态变化
作者:宋惠洁;吴艳;胡丹丹;胡志华;柳开楼;徐小林;张九兰
关键词:不同磷肥用量;早稻;田面水磷素浓度变化;田面水磷素含量变化;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