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红米晚籼稻"赣晚籼33号"的选育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源祥 1 ; 王任初 2 ; 华育坚 1 ; 蒋兴村 3 ; 李金国 3 ; 黎二妹 1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关键词: 优质;高抗;空间诱变;育种;赣晚籼33号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03 年 15 卷 02 期

页码: 1-6

摘要: 将迟熟中、晚籼"GER-3"的干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返地种植,在太空环境的综合诱变作用下,其后代产生多样性变异,表现多向性遗传。选择突变体,育成早熟、稳产、多抗、优质红米晚籼稻新品种"赣晚籼33号",与"GER-3"相比,其农艺、经济性状得到改善:分蘖力强、秆高不倒伏,不易落粒;每穗总粒数由79.4粒提高到98.15粒;生育期缩短10.56d。抗病性增强,稻瘟病接种鉴定3级,苗瘟0~3级、叶瘟2~4级、穗颈瘟0级,表现中抗至高抗。米质提高,定为国家标准二级优质米。

  • 相关文献

[1]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野香优航1573. 李永辉,吴晓峰,罗来杨,谢红卫,蔡耀辉,谭勇,颜龙安,邱在辉. 2020

[2]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涂北根,焦长兴,李瑶,蔡耀辉,王丰. 2008

[3]水稻空间诱变恢复杂种优势测定试验初报. 周炳炎,许秀钧. 2001

[4]水稻空间诱变品系杂种优势测定试验初报. 周炳炎,许秀钧,黎毛毛,张冬仙,吴小燕. 2000

[5]杂交水稻新组合五优航666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李瑶,黄千红,聂元元,毛凌华,蔡耀辉,颜龙安,颜满莲. 2015

[6]春大豆空间诱变性状变异研究初报. 王瑞珍,程春明,胡水秀,戴兴临. 2001

[7]水稻空间诱变恢复系杂种优势测定试验初报. 周炳炎,许秀钧,黎毛毛,张冬仙,吴小燕. 2001

[8]优质超级杂交晚稻新组合五丰优T025的选育与应用. 贺浩华,傅军如,彭小松,朱昌兰,贺晓鹏,陈小荣,欧阳林娟,边建民,胡丽芳. 2013

[9]优质香稻莲香早的选育与应用. 邱兵余,熊玉,熊焕华,周学良,曹景生,熊玉珍. 2009

[10]优质高产香型杂交水稻组合天两优616的选育. 王井章,黄兴国,潘熙淦,高祥,郭和平,蔡明学,杨世元,李阳生. 2010

[11]优质高产杂交晚籼新组合野香优明月丝苗. 肖长明,谭勇,胡标林,邱在辉,何虎,王记林,陈红萍. 2023

[12]高产优质春大豆新品种“天隆一号”的引进与推广应用. 赵朝森,王瑞珍,赵现伟,熊文华,陶国华. 2014

[13]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隆两优丝占. 张志英,赵现伟,何章飞,周建兵,汤国平,左科生. 2020

[14]“赣早籼53号”(M98212)的选育及其利用. 曹丰生,杨素芬,杨水连,曾兴平,傅高平. 2003

[15]广适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玖两优830. 张秋标,刘明华,何虎,汤国华,赵琳莉,余秋平. 2018

[16]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软华优安占. 汤国平,周建兵,黄仁良,喻愿传,蒋琦. 2022

[17]菜、油两用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组合赣油杂2号的选育. 宋来强,邹晓芬,张建模,熊任香,邹小云,贺兴文. 2007

[18]早熟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壮优381. 左科生,喻愿传,彭志勤,陈春莲,张志英. 2022

[19]黑花生新品种赣花9号的选育. 邹晓芬,陈志才,宋来强,张建模,邹小云,陈忠平,陈伦林,李书宇. 2012

[20]高产优质稻“赣晚籼32号”的选育及应用. 余传元,雷建国,张正国,王任初,甘淑贞,李马忠.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