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二月兰不同翻压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佳 1 ; 张杰 2 ; 徐昌旭 1 ; 白金顺 3 ; 曹卫东 3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绿肥;二月兰;翻压量;土壤肥力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4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123-1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绿肥二月兰(Orychophragmusviolaceus)不同翻压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二月兰可有效降低石灰性土壤pH值,45000kg·hm-2(处理Ⅰ)和90000kg·hm-2(处理Ⅱ)翻压量的土壤pH值在培养结束时(120d)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24和0.41个单位;翻压二月兰可显著提高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培养结束时处理Ⅰ、Ⅱ的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06g·kg-1、2.00mg·kg-1、26.28mg·kg-1和0.09g·kg-1、3.32mg·kg-1、63.00mg·kg-1;土壤有效氮含量在翻压15天时达到峰值,此时处理Ⅰ、Ⅱ的有效氮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2.95mg·kg-1和21.70mg·kg-1,但培养60天后各处理有效氮含量相近;翻压二月兰可在培养前期(22d)较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但22天后处理间差异缩小,培养结束时处理Ⅰ、Ⅱ的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06g·kg-1和0.33g·kg-1;翻压二月兰可降低土壤碳氮比,培养结束时处理Ⅰ、Ⅱ的碳氮比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02和1.51个单位,降幅分别达到20.82%和15.58%。

  • 相关文献

[1]红壤旱地毛叶苕子不同翻压量下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刘佳,张杰,秦文婧,杨成春,谢杰,项兴佳,曹卫东,徐昌旭. 2016

[2]减施20%化肥下绿肥翻压量对江西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磊,徐昌旭,刘佳,李顺,高嵩涓,曹卫东. 2022

[3]连续种植翻压紫云英减施化肥对江西早稻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赟,徐昌旭,周国朋,常单娜,高嵩涓,曹卫东. 2021

[4]绿肥作物二月兰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刘佳,陈信友,张杰,徐昌旭,曹卫东. 2013

[5]不同播期对华北地区二月兰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刘佳,张杰,秦文婧,徐昌旭,志水胜好,曹卫东. 2015

[6]华北冬绿肥作物二月兰的营养特征研究. 刘佳,曹卫东,荣向农,金强,梁金凤. 2012

[7]添加毛叶苕子对红壤旱地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赵竟茹,晏蒙,吴远诺,刘天赐,李绍兵,冷珂,项兴佳,刘佳. 2024

[8]种植利用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珺穜,曹卫东,徐昌旭,刘佳. 2012

[9]中国绿肥科研6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 包兴国,徐昌旭,聂军,高亚军,耿明建. 2017

[10]江西省有机资源调查报告. 刘增兵,罗奇祥,李祖章,唐先干,刘光荣. 2010

[11]长期绿肥利用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 夏文建,秦文婧,刘佳,陈晓芬,张丽芳,曹卫东,徐昌旭,陈静蕊. 2020

[12]稻草高茬-紫云英联合还田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周国朋,谢志坚,曹卫东,徐昌旭,白金顺,曾闹华,高嵩涓,杨璐. 2017

[13]不同干耕措施下紫云英还田水稻土中DOM组成特征与CH4排放的关联. 刘晗,马停停,万里,陈晓芬,周国朋,孙晋鑫,朱安繁,李燕丽,刘佳. 2024

[14]江西红壤绿肥季施用磷矿粉的磷素效应. 吕帅磊,常单娜,周国朋,刘蕊,赵鑫,刘佳,徐昌旭,曹卫东. 2024

[15]绿肥稻田土壤甲烷减排材料筛选及减排机制研究. 孙晋鑫,周国朋,马正波,梁婷,常单娜,刘佳,刘晗,曹卫东. 2025

[16]绿肥填闲种植下土壤细菌群落特性对土壤多功能性的调控. 李桂龙,王于娟,冷珂,陈晓芬,秦文婧,陈静蕊,万里,陈先茂,彭春瑞,刘佳. 2024

[17]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光荣,冯兆滨,刘秀梅,陈先茂,邹绍文,李祖章,郑立平,周卫. 2009

[18]双季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李祖章,袁福生,刘光荣,刘增兵,孙刚. 2011

[19]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XIA Wenjian,夏文建,柳开楼,LIU Kailou,ZHANG Lifang,张丽芳. 2019

[20]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对水稻土壤肥力的影响. Shu Shifu,舒时富,Tang Xiangru,唐湘如,Luo Xiweng.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