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南方双季稻区2ZS-488B型插秧机的改进设计与应用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Chen Licai

作者: Chen Licai 1 ; 陈立才 2 ; 黄芳 3 ; Huang Fang 4 ; Li Yanda 5 ;

作者机构: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ang 330200,China

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200

3.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宜春 331200

4.Jiangxi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Yichun 331200,China

5.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农业科学;插秧机;双季稻;技术改造

会议名称: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页码: 1-12

摘要: 针对300mm行距插秧机在南方双季稻区栽插行距过大,穴数过少,不能充分发挥机插稻的增产潜力问题.在300mm行距插秧机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机械优化设计和田间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苗箱、支架(包括左右支架和中间支架)、齿轮箱、插植部箱体和浮板5个关键部位技术参数改进设计,研制出了2ZS-488B型(264mm行距)插秧机,并于2011和2012年在江西省2个试验点进行不同早晚稻品种机插行距的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插秧机作业性能稳定,漂秧率、伤秧率和漏插率分别为1.47%、2.41%和1.70%;与300mm行距插秧机相比,其产量平均增产529.43kg/hm2,平均增产率达8.57%.该研究结果创新了南方双季稻区新的机械化栽插方式,有利于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

分类号: S223.91:S220.2

  • 相关文献

[1]南方双季稻区小行距插秧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陈立才,黄芳,李艳大,舒时富,江向荣,贺捷,王水发,尹国庆. 2016

[2]大苗插秧机对杂交晚稻群体质量构建及产量的影响. 陈立才,祁兵,黄俊宝,欧阳淑珍,纪要,张文毅. 2021

[3]江西省双季稻氮肥用量研究. LIU Zeng-bing,刘增兵. 2014

[4]双季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李祖章,袁福生,刘光荣,刘增兵,孙刚. 2011

[5]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机插的适宜播种量研究. 钟珺,胡启锋,李云,黎为兵,连垚,张朝阳,虞新华. 2015

[6]双季稻丰产栽培的清洁生产技术. 彭春瑞,罗奇祥,陈先茂,杨震,漆勇,蔡勤. 2010

[7]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耐早衰高产品种筛选. 黄向荣,胡启锋,谢金水,钟珺,李祖章,邱时林,张朝阳,虞新华. 2016

[8]江西省抗逆高产双季稻品种的筛选. 杨宙,刘增兵,熊多根,曾文高,叶青,朱毅成,廖家槐. 2014

[9]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 吕伟生,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黄山,商庆银,谭雪明,李木英,胡水秀,曾研华. 2018

[10]基于养分专家系统评估双季稻区的氮肥减施潜力. 柳开楼,李大明,余喜初,胡惠文,熊华荣,胡志华,叶会财,黄庆海. 2019

[11]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稻机插适宜播种量研究(英文). 钟珺,胡启锋,李云,黎为兵,连垚,张朝阳,虞新华. 2016

[12]江西水稻清洁生产理论与技术实践. 黄庆海,李大明,柳开楼,丁小满,叶会财,胡志华,余喜初,胡秋萍,胡惠文,徐小林. 2020

[13]南方双季稻区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伍思平,眭锋,肖小军,张俊,吴自明,曾勇军,黄山. 2020

[14]江西双季稻不同品种搭配模式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陈先茂,张力红,陈金,关贤交,谢江,邓国强. 2021

[15]不同类型氮肥品种一次性基施对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的影响. 钱银飞,邵彩虹,邱才飞,陈先茂,谢江,邓国强,彭春瑞. 2015

[16]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 彭春瑞,涂田华,罗晓燕. 2013

[17]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刘增兵,束爱萍,刘光荣,李祖章,张文学,袁福生,胡启锋. 2018

[18]长江流域双季稻种植机械化现状分析. 李艳大,舒时富,陈立才,叶春,曾水生,李星. 2014

[19]优化栽培模式提高双季稻产量. 钱银飞,曾勇军,陈金,谢江,吴玉成,杨小华,彭春瑞. 2020

[20]丘陵双季稻机械化生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立才,叶厚专,李艳大,舒时富,李星,王康军,万鹏,江向荣,王水发,尹国庆,袁旭.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