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硅基包膜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冯兆滨

作者: 冯兆滨 1 ; 冀建华 2 ; 侯红乾 3 ; 刘益仁 1 ; 王萍 2 ; 刘光荣 3 ; 刘秀梅 1 ; 肖运萍 2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南昌 330200

2.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 330200

3.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200

关键词: 水稻;硅基包膜肥;氮肥利用率;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绿色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

页码: 00000081-00000091

摘要: 通过早、晚双季稻连续2年4季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硅基包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和秸秆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对水稻产量、含氮量、吸氮量和氮素收获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一次性施用硅基包膜控释肥的效果较好,特别是施用80%控释肥的水稻年均产量最高,达到16661kg/hm2,与分次施肥(优化施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⑦施用80%控释肥可以提高水稻的结实率,从而带来增产;③施用控释肥能提高水稻的表观氮素利用率,无论是全量施用、80%用量均显著高于优化施肥处理;④水稻籽粒吸氮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籽粒含氮量与产量无相关性,氮收获指教则随着秸秆产量、秸秆吸氮量、总吸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由此可见,包膜控释肥在南方水稻上完全可以替代分次施肥,并且在减少20%肥料用量的情况下仍然等效,达到了减施增效和节本省工的目的.

分类号: S511.062

  • 相关文献

[1]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对稻田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 ZHANG Wenxue,张文学,SUN Gang. 2016

[2]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麦-稻轮作系统中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机制. 刘益仁,李想,郁洁,沈其荣,徐阳春. 2012

[3]硅基包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冯兆滨,冀建华,侯红乾,王萍,刘益仁,刘光荣,刘秀梅. 2016

[4]缓/控释肥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侯红乾,黄永兰,冀建华,刘益仁,刘秀梅,胡兆平. 2016

[5]秸秆覆盖对红壤旱地作物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彭春瑞,陈先茂,钱银飞. 2011

[6]施氮量与花期水分胁迫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油菜产量性能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Zou xiaoyun,邹小云,刘宝林. 2014

[7]不同施N水平对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刘经荣,张美良,郑群英,石庆华,王少先. 2003

[8]行株距配置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彭春瑞,吴建富,雷享亮. 2011

[9]三熟制油菜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对早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肖小军,吕伟生,余跑兰,郑伟,李亚贞,胡磊,肖富良,张绍文,黄天宝,肖国滨. 2019

[10]合理氮肥运筹提高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 吕伟生,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黄山,商庆银,谭雪明. 2018

[11]氮肥用量对迟直播早熟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宝林,邹小云,宋来强,官春云. 2015

[12]烤烟产量、产值及氮肥利用率(~(15)N)与海拔高度和移栽期的关系研究. 许汝冰,谢志坚,李进平,涂书新,陈振国. 2011

[13]化肥减量配合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陈静蕊,秦文婧,王少先,夏文建,刘光荣,曹卫东,吕伟,徐昌旭,刘佳. 2019

[14]有机无机氮配施对红壤旱地油菜光化学效率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汪瑞清,吕丰娟,胡立勇,肖运萍,魏林根,林洪鑫,张志华. 2022

[15]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熟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宝林,邹小云,宋来强,官春云. 2018

[16]氮肥用量对诸葛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佳,张杰,徐昌旭,志水胜好,曹卫东. 2013

[17]氮肥运筹对机插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秀斌,徐新朋,孙静文,梁国庆,刘光荣,周卫. 2016

[18]氮肥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秀斌,徐新朋,孙刚,孙静文,梁国庆,刘光荣,周卫. 2013

[19]氮肥用量对稻田迟直播油菜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刘宝林,邹小云,宋来强,陈忠平,官春云. 2015

[20]752系列超高产杂交稻组合的选育研究与思考. 刘秋英,颜龙安,张晓波,蔡耀辉,颜满莲.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